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家洞口

标题包含
石家洞口
数朶山如削,青烟起墓墟。 圣朝惟大度,蛮党亦安居。 练卒来呈箭,生儿遣读书。 更须看榜示,一与省人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几座山峰像刀削一般陡峭,青烟在墓地升起。 在圣朝时期有着宽广的气度,即便是在边境地带也能和平相处。 训练士兵前来展示技艺,也会让当地的孩子们去读书识字。 更重要的还要看看政府发布的公告,一起参与和关注省份的发展。
去完善
释义
《石家洞口》:本诗描绘的是石家洞口的风光景象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于和平与宽容的愿望,希望人们能够互相理解和友好相处。 1. 数朶山如削:形容远处的山峰如同刀削般峻峭。 2. 青烟起墓墟:墓墟是古人埋葬的地方,这里描述了墓碑上袅袅升起的香烟,表达出对古人的怀念和尊重。 3. 圣朝惟大度:赞美当今朝廷的宽宏大量和包容。 4. 蛮党亦安居:即使是非汉民族也能在这里安居乐业。这里的“蛮党”并非贬义,而是指非汉族的人群。 5. 练卒来呈箭:指的是战士们练习射箭的场景。 6. 生儿遣读书:这里的“遣”表示派遣、安排的意思,指家长为子女安排读书的机会。 7. 更须看榜示:要关注官方发布的公告,遵守法令。 8. 一与省人如:出自古汉语“一与是如”,意思是完全就像这样。
去完善
赏析
《石家洞口》是宋代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描绘边疆风光的诗。诗中描述了石家洞口的景色和当地百姓的生活情景,反映了作者对边境和平与民族团结的关心。 首联“数朶山如削,青烟起墓墟”描绘了石家洞口的山景,山峰峻峭,墓地升起青烟,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氛。 颔联“圣朝惟大度,蛮党亦安居”表达了诗人对圣朝宽容大度的赞美,以及对边疆民族和谐共处的期望。这种态度反映出诗人对和平与民族团结的重视。 颈联“练卒来呈箭,生儿遣读书”描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场景:士兵在练习射箭,儿童在接受教育。这两句表明诗人关注百姓生活的改善,并强调教育和军事训练的重要性。 尾联“更须看榜示,一与省人如”则呼吁人们关注政府的公告,遵循法令,共同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边疆地区和平、安定以及民族团结的关注,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教育、军事等方面发展的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家洞口》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多样的时代。 徐照,字灵晖,号富山居士,浙江永嘉人,出身贫寒,一生未仕,但他却以其才情横溢的诗篇名震诗坛。他与其他“四灵”诗人的诗风独树一帜,共同开创了“江湖派”诗风。在徐照创作这首诗歌时,他所面临的是南宋末年日趋衰败的国运和风雨飘摇的家国局势。 南宋末年,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南侵,战火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徐照以诗人特有的敏感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融入诗歌之中,创作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石家洞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