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下吟
阿对泉头舂黑菰,萁然豆煮虫泣锅。
蜀姜作芼吴盐和,琥珀香烂云子乌。
不数肉瓮夸安胡,老妻热贮儿怒呼。
饥雷欲转藜肠枯,政须一饱百不图。
君不见牛觳觫,乌毕逋,蟹躁扰,鱼喁嚅。
玉脂泣鼎扤血糊,万钱方丈胡为乎。
莫笑庾郎一事无食鲑,长有二十七种园中蔬。
催儿挂豆更栽芋,坡老自谓我亦识字耕田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阿对泉边的豆子熬成了黑色,锅里的豆子煮出了泪痕。
用四川的生姜作为调料,加入了吴地的盐,炖得乌黑的豆子散发出琥珀色的香气。
不需要去数那些昂贵的牛肉,家里人对这热乎乎的豆子已经充满期待。
饥饿的人听到炖豆的声音就像听到了霹雳一样渴望,他们只求能够吃饱肚子,其他什么都不想。
你看那颤抖的牛,逃走的乌鸦,焦躁的螃蟹,和那些吞吞吐吐的鱼。
用金钱堆出来的宴席,有什么意义呢?
不要嘲笑那个只会吃鱼肉的庾信,他有二十七种蔬菜在他的菜园里生长。
催促孩子挂起豆子,再种上芋头,苏东坡说他也是识得字的农夫。
去完善
释义
1. 阿对泉头:此处化用李白《行路难》之“金尊对月”诗意,借指饮酒的地方。
2. 黑菰:一种黑色的植物,此处以其形容酒的色泽。
3. 萁然豆煮:出自《诗经·小雅·采菽》中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形容锅中的豆子被萁燃烧的情景。
4. 蜀姜:四川产的生姜,此处用作调料。
5. 吴盐:江苏产的食盐,此处用作调料。
6. 琥珀香烂:形容食物的颜色和香气。
7. 云子乌:形容食物的形状和颜色。
8. 安胡:古代的一种肉羹。
9. 老妻热贮儿怒呼:形容家人对美食的热衷和期待。
10. 饥雷欲转藜肠枯:形容饥饿时肚子咕噜叫的声音。
11. 政须一饱百不图:只要能够吃饱,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去考虑。
12. 牛觳觫:形容牛的肉质鲜嫩。
13. 乌毕逋:形容螃蟹爬行的样子。
14. 蟹躁扰:形容螃蟹的活动频繁。
15. 鱼喁嚅:形容鱼儿在水中游动。
16. 玉脂泣鼎:形容锅中烹饪的食物如同玉石般美丽。
17. 万钱方丈:形容食物丰盛。
18. 庾郎一事无食鲑:形容庾信没有吃过美味的食物。
19. 二十七种园中蔬:形容菜园中有各种各样的蔬菜。
20. 坡老:苏东坡自称。
21. 我亦识字耕田夫:苏东坡的自嘲,表示自己虽然会写字,但也是个农民。
去完善
赏析
《釜下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一种亲切感。诗的开头以泉水边的舂米和煮豆的景象引出主题,体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随后通过蜀姜、吴盐等食材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烹饪技艺的独特理解和热情。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对比肉类和素食的美,强调出粮食的可贵,并借此讽刺那些奢侈浪费的人。
后半部分则以牛、乌、蟹、鱼四种动物的意象来象征不同的人群,批评他们的虚荣和浮躁。最后两联诗则是借庾信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诗人自己的淡泊心境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釜下吟》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13世纪,即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朝的入侵、朝廷的软弱无能以及民间的困苦生活等。
当时徐照作为一位出身寒门的士人,深受科举制度的压抑。他在生活中屡次受挫,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地进入官场。然而,正是这种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世态炎凉让徐照深刻体会到了民生疾苦,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背景下,徐照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揭露上层社会的腐败和虚伪。在他的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对民生苦难的深深同情和对正义的追求。而这首《釜下吟》正是通过描绘釜下的米粒和釜中的炉火,来形象地展示民众生活的艰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