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封寺

标题包含
上封寺
步经千万歇,两日至山平。 磬逐炉香尽,猿摇树雪倾。 昔曾因画见,谁拟得吟行。 又出穹林阁,终宵看日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数千里的跋涉,用了两天时间终于抵达了山脚平地。 随着炉香燃尽,磬声也随之消散;树枝上的雪因为猿猴的摇摆而滑落。 昔日曾经因为一幅画作而见过这个地方,现在又有谁能够跟我一起来此漫步并留下诗行呢? 从这座穹林阁走出,整晚都可以欣赏到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步经千万歇:走过成千上万的台阶停歇下来。 2. 两日至山平:两天时间抵达了平坦的山顶。 3. 磬逐炉香尽:钟声随着炉香燃烧殆尽而响起来。 4. 猿摇树雪倾:猴子在树上摇动雪花倾倒而下。 5. 昔曾因画见:过去曾经通过画作见到过这个地方。 6. 谁拟得吟行:谁能模仿着我的步伐去行走。 7. 又出穹林阁:再次走出穹林阁。 8. 终宵看日生:整夜都在看太阳升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拜访上封寺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首联通过“步经千万歇,两日至山平”展现了旅程的艰辛和抵达目的地后的喜悦。颔联“磬逐炉香尽,猿摇树雪倾”则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寺庙中宁静的气氛和自然的生机。颈联“昔曾因画见,谁拟得吟行”表现了诗人对于上封寺的向往之情以及此次探访的喜悦。尾联“又出穹林阁,终宵看日生”则表达了诗人于寺庙中的感悟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封寺》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描绘寺庙风光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前后,正值徐照在南宋时期担任临安府学教授期间。这段时间对于徐照来说,是他人生中较为安定、富饶的时光,使得他有足够的精力去探索、记录周围的美景。 在《上封寺》这首古诗创作的时间段内,南宋社会在经历了战乱之后逐渐恢复了繁荣。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诗词成为了人们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南宋皇帝对文人士大夫颇为重视,让他们有机会游历名山大川,结识文人墨客,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因此,徐照在这一时期得以深入观察并领略自然之美,为世人留下了诸如《上封寺》等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