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夏景清湘中阁
湘中山似水,自古有人云。
此是曾游地,今来尽属君。
残风吹岸草,空庙入江云。
却忆还乡梦,清猿半夜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南的山如同水一般温柔,自古以来就有人这样说。
这是曾经游玩过的地方,如今都归你所有。
寒风吹动着岸边的草,空旷的庙宇笼罩在江水中的云雾里。
回想起回家的梦想,不禁在深夜听到清猿的叫声。
去完善
释义
1. 湘中:湖南省中部地区。
2. 古:古代,这里指过去的人们。
3. 曾游地:曾经来过的地方。
4. 尽属君:都属于你。
5. 残风:微弱的寒风。
6. 岸草:水边的草地。
7. 空庙:荒废的寺庙。
8. 江云:水上的雾气。
9. 却忆:回想起来。
10. 还乡梦:回乡的梦。
11. 清猿:清澈的山谷中的猿猴。
去完善
赏析
《题夏景清湘中阁》是一首描绘夏日山水风光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湘中山水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湘中山似水”,描述了湘中的山与水的密切关系,仿佛山水相连,融为一体。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自古有人云。此是曾游地,今来尽属君”,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现代游客的喜爱之意。诗人认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向往的旅游胜地,而现在却成为了你的专属领地。
第三联“残风吹岸草,空庙入江云”,描绘了夏日的微风轻拂着岸边的小草,江边的古庙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画面。这一联生动地展示了夏日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一联“却忆还乡梦,清猿半夜闻”,则是诗人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山间清澈的猿猴啼鸣声,更是让诗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整首诗通过描写夏日湘中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陶醉于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夏景清湘中阁》是南宋诗人徐照所创作的古诗,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色。徐照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这首诗作于公元1190年前后,正值南宋中期。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
在徐照生活的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江南一带富饶繁荣。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人开始向往田园生活。徐照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外,这个时期文学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陆游、杨万里等人的诗篇。这些作品对徐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