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溪行寄灵舒

标题包含
溪行寄灵舒
滩恶过金水,波声远亦闻。 诗同家信发,灯向钓船分。 数夜仍无月,看山半是云。 又须登岸宿,囘望却思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沙滩险恶超过金水河,波涛声远远就能听到。 诗歌如同家书般发出,灯火照耀着渔船分享。 连续几晚仍然没有月光,眺望山峰多半被云雾笼罩。 又要踏上陆地过夜,回头遥望却思念着你。
去完善
释义
1. 滩恶过金水:指通过险恶的滩涂地,比喻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中的生活经历。金水,可能为江河名称。 2. 波声远亦闻:描述水的声音即使在远处也能听到,表达对环境声音的关注与聆听。 3. 诗同家信发:将自己的诗作像寄给家人的信一样发出,表达了对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4. 灯向钓船分:灯光照射到渔船上,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 数夜仍无月:连续几夜没有月亮,形容天气状况不佳。 6. 看山半是云:观看远处山景,视野中大部分被云层遮挡。 7. 又须登岸宿:表示需要离开船只,在陆地上过夜。 8. 迴望却思君:回头张望,心中想念着某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思绪的古诗。开篇“滩恶过金水,波声远亦闻”描绘了溪流湍急的景象,虽然危险但却传来了远方的信息。接着“诗同家信发,灯向钓船分”则表现了诗人以诗寄情的情景,同时也寓含了朋友间的离散。接下来的诗句“数夜仍无月,看山半是云”描述了夜深人静、乌云密布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气氛。最后两句“又须登岸宿,囬望却思君”则表明了诗人再次踏上征程,心中却始终挂念着远方的友人。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溪行寄灵舒》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徐照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13世纪,这个时期正是南宋王朝的衰落阶段。徐照作为南宋末年的文人,他的诗风深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在徐照的生活年代,南宋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种时代背景使得徐照的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责任感。他的作品往往以描写百姓生活、反映民间疾苦为主题,以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 在《溪行寄灵舒》这首诗中,徐照通过对溪行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种向往背后却隐藏着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时代的反思,展现了徐照作为一名文人墨客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