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山
世路衮衮何年休,青山白云且淹留。
千寻飞雪下岩窦,落日洗耳前溪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何时能停下脚步?不如在这青山绿水中驻足停留。峭壁之上,白雪纷飞;夕阳西下,在前溪边洗净尘世烦忧。
去完善
释义
1. 世路:人生道路或社会经历。
2. 衮衮:连续不断的样子。
3. 何年:何时,什么时候。
4. 青山:泛指青山绿水,意指美丽的山水风光。
5. 白云:寓意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6. 淹留:停留、逗留。
7. 千寻:表示极高或极深。
8. 飞雪:飘落的雪花。
9. 岩窦:洞穴,这里指的是雪窦山的瀑布。
10. 落日:傍晚的太阳。
11. 洗耳:一种清净身心、聆听自然的姿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雪窦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思。首句“世路衮衮何年休”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纷扰、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用“衮衮”来形容世路,形象地展示了社会的纷繁复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厌倦之情。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摆脱这种喧嚣的世界,过上宁静的生活。
接下来的诗句“青山白云且淹留”,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出他想要在这美丽的山水景色中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通过对比现实世界的纷扰和青山白云的宁静,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千寻飞雪下岩窦”描述了雪窦山的壮观景象:大雪纷飞,落在山间的岩石上,形成一片银白的世界。这景象使人心旷神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最后一句“落日洗耳前溪头”,诗人以洗耳的意象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欣赏与赞美。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前面的溪流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沐浴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仿佛可以洗净世俗的烦恼,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窦山》是北宋时期诗人沈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雪窦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创作时间:公元1035年左右,此时正值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的风尚盛行。
人生际遇:沈辽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但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他曾在官场任职,后因事遭贬,流放异地。然而,这些挫折并未使他气馁,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时代背景: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诗歌创作方面,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