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意

标题包含
古意
子房英特人,易老穷根柢。 纵横出妙用,万变不离体。 当其报秦时,家难不顾弟。 挥槌捣祖龙,结客自燕蓟。 天地为震动,此身一稊米。 秦亡志虽酬,韩破颜仍泚。 来谒龙准公,投机类天启。 中原纷战争,两强力难觝。 雍容谈笑间,国耻竟刷洗。 旧君有反服,臣子获尽礼。 雄心就敛退,勋业犹唾涕。 仙人在何许,高步凌北济。 壑松作糗粮,煮石当酒醴。 千载邈高风,仰望首重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张良是一个英明杰出的人,容易变老并扎根于基层。 他的智慧灵活多变,无论变化多么复杂始终不变其根本。 在他报答秦国的时候,家庭困难无法照顾兄弟。 他挥舞铁锤刺杀秦始皇,结交燕蓟的朋友。 天地为他而震动,他的身躯渺小如一粒米。 秦朝灭亡后他的抱负实现了,但韩国灭亡后他的脸色依然如故。 他来拜见刘邦,他们之间的默契如同天启。 当时的中原正战乱纷飞,两个强大的势力难以对抗。 在雍容大方的谈笑之间,竟然解决了国家的耻辱。 为原来的君主穿丧服,作为臣子完成了应有的礼仪。 雄心得到满足并开始收敛,功勋伟业仍然是激励人心的事。 神仙在何处呢?他们已经飞越了北济。 他们用山谷中的松树作干粮,用煮石作酒。 千年之后的我们仍然仰望他们的崇高风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子房:指张良,西汉初年政治家、军事家,字子房。 2. 易老:指老子,姓李名聃,道家学派的创立者。 3. 根柢:根源,基础。 4. 祖龙:指秦始皇。 5. 燕蓟:燕京,即今北京市。 6. 天地为震动:形容局势的紧张和战争的激烈。 7. 稊米:小米。此处比喻微小的事物。 8. 泚:鲜明,明亮。 9. 龙准公:指刘邦,因其相貌奇特,有“龙准”之称。 10. 天启:天赐的启示。 11. 中原纷战争:指楚汉之争。 12. 两强:指项羽和刘邦。 13. 难抵:难以抵挡,难以抗衡。 14. 国耻竟刷洗:指张良帮助刘邦成功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 15. 旧君有反服:指刘邦在战胜项羽后,对前朝的君主表示敬意。 16. 臣子获尽礼:指张良作为臣子,得到了应有的礼遇。 17. 雄心就敛退: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逐渐淡出政治舞台。 18. 勋业犹唾涕:指张良的功勋和事业如同唾手可得一般。 19. 高步凌北济:指张良晚年离开政坛,隐居深山。 20. 壑松作糗粮:指用山间的松果作为食物。 21. 煮石当酒醴:指将山石加热当作饮料。
去完善
赏析
《古意》是方一夔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张良的生平事迹与高尚品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整首诗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情,赞美了张良的高尚品质与家国情怀。 首先,诗人通过“子房英特人,易老穷根柢”表达了对张良的高度评价。这里将张良比喻为英勇杰出的英雄人物,同时强调了他的智慧和谋略。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张良在历史上的一系列事迹,如报秦、击祖龙等,展现了他豪放不羁、勇敢无畏的一面。 在描写张良抗击暴秦的过程中,诗人表达了他的忧虑与痛心。尽管秦朝灭亡,但韩国依然破败不堪,这使得张良的内心十分痛苦。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打倒,而是继续寻找机会为国出力。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张良遇到刘邦时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共同抗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来谒龙准公,投机类天启”生动地展示了两人一见如故的默契。最后,诗人感慨于张良的功成名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其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综上所述,《古意》这首诗歌颂了张良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堪称一首优秀的古代史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是宋代诗人方一夔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末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兵入侵中原,国家局势不稳,民不聊生。 在这个特殊时期,方一夔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他在隐居生活中写下了许多描绘田园风光和表现隐逸思想的诗篇,如《古意》等。 在宋末元初的这个特殊时期,许多文人都受到了战乱的影响,他们厌倦了世俗纷争,纷纷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这种时代背景为方一夔创作《古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首诗中,他以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描绘草木、鸟兽、山水的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