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舟泊松江

标题包含
舟泊松江
莼江几度酹张翰,屈指今才二十年。 昔日米囊羞破釜,暮年诗卷压归船。 飞飞燕子依风席,漠漠杨花点客毡。 草远烟浓迷处所,乡心飞去白云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莼江边曾经多次祭奠过张翰,算起来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了。回想当年因羞涩而用米囊代替鲈鱼的事,晚年的时候只有诗书陪伴着我的归舟。燕子的飞翔依赖于风的扶持,杨柳絮飘落在游客的毡子上。远方草木烟雾笼罩,让人迷茫方向,思乡之情如云一样随风飘散。
去完善
释义
1. 舟泊:停泊船只;泊,停泊。 2. 松江:一般指上海市境内的松江区,此处也可能指流经江苏苏州的淞江。 3. 方一夔:南宋末年的文人,字时佐,号存斋,浙江永康人。 4. 莼江:因江水两岸盛产莼菜而得名的江河。这里可能借指作者所在的长江水域。 5. 张翰:西晋文学家,擅长写思乡怀旧的诗文。 6. 酹张翰:向张翰致敬的意思。酹,把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7. 屈指:扳着手指计算,形容时间短暂。 8. 米囊:又称“米囊花”,即绣球花。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富贵时的场景。 9. 破釜:原指项羽率兵渡河时击破釜沉舟的故事,表现决一死战的决心。这里指诗人困苦时期的生活。 10. 飞飞:飞翔的样子。 11. 风席:顺风滑行的意思。 12. 漠漠:广阔的景象。 13. 杨花:杨絮,随风飘散,如雪花般纷纷扬扬。 14. 点客毡:杨絮落在旅客的毛毡上。 15. 草远烟浓:远处草地和烟雾弥漫的景象。 16. 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舟泊松江”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下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岁月流转、物是人非之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莼江几度酹张翰,屈指今才二十年。”以张翰为例,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用“酹”字形象地表现了饮酒祭江的情景,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计算时间,表示离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年了,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岁月的沧桑感。 颔联“昔日米囊羞破釜,暮年诗卷压归船。”描写了诗人年轻时的生活和晚年的状况。“米囊羞破釜”是指诗人年轻时,因为囊中羞涩而无法维持生计。而“暮年诗卷压归船”则表达了诗人晚年回到家乡时,满载着诗书的心情。这两句对比鲜明,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精神上的充实。 颈联“飞飞燕子依风席,漠漠杨花点客毡。”以燕子和杨花为喻,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燕子随风飞翔,杨花点缀在游子的毡子上,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这一景象也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草远烟浓迷处所,乡心飞去白云边。”以“草远烟浓”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方向的心驰神往。尽管环境迷离,但诗人乡心依旧,仿佛要飞越千山万水,回到那遥远的故乡。这种意境给人以深深的震撼,使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经历的感慨,成功地塑造了一种深沉、真挚的思乡之情。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泊松江》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松江码头停泊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浩渺、船泊的宁静以及渔民捕鱼的生活场景。 创作时间:公元1147年(南宋绍兴十七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时期。 作者人生际遇:方一夔(1098-1162),字时举,号时斋,黄岩县(今浙江黄岩区)人。他曾任过太学正,但因直言不讳被贬谪至偏远的江西。后任严州府知府,并在当地受到百姓爱戴。然而他并未因权贵而放弃自己的操守,最终因为得罪高官而被罢免。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多次宦海浮沉,这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金兵南侵,国土沦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投身于抗金斗争,希望恢复中原故土。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们的理想往往无法实现。方一夔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歌表达了这一时期的悲剧色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