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初识茶花

标题包含
初识茶花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诗人,同时也是官员。 陈与义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词歌赋。他于宋徽宗政和三...查看更多
猪的娃娃娃
去完善

译文
轻摇竹编小轿慢慢行,并不着急赶路,此刻湖南的秋色真是美极了。那青色的裙子、如玉般美丽的脸庞让人一见倾心,此时正值九月份,一路的茶花盛开如海,美不胜收。
猪的娃娃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伊轧篮舆:伊轧,象声词,形容车子行驶时的声音;篮舆,竹轿,此处代指乘坐竹轿的人。 2. 湖南: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 3. 青裙:古代妇女穿的青色裙子。 4. 玉面:美丽如玉石般的面容。 5. 九月:农历九月。 6. 茶花:茶树所开之花,也被称为山茶花。
猪的娃娃娃
去完善
赏析
《初识茶花》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诗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乘坐竹篮轿子游览湖南,欣赏着秋天美丽的景色。在这里,诗人遇见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她身着青色衣裙,面容如玉,宛如九月盛开的一株茶花。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手法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猪的娃娃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识茶花》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描绘茶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7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宋朝经历了一连串的战乱和变迁,北方国土丧失,政治斗争激烈。在这种背景下,陈与义的生活和心境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作为一名文人雅士,陈与义对茶艺有着深厚的热爱。他曾在《南柯子·丁酉春尽二日读晋诸公集书之》中写道:“一枕新愁,残夜花香里。”表达了他在这种动乱时刻,借品茗、鉴赏花草来寻找内心的安宁。 在《初识茶花》中,陈与义以细腻的诗句描绘了茶花的美丽:“缀篱羞比春华旦,倾国曾从绛仙宅。”展现了茶花在宋朝的地位,既用于装点院落,又代表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这也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期待。
猪的娃娃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