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蝉抱高高柳
蝉抱高高柳,莲开浅浅波。倚风疏叶下庭柯。况是不寒不暖、正清和。
浮世欢会少,劳生怨别多。相逢休惜醉颜酡。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知了紧抱高大的柳树,莲花在轻柔的水波中绽放。它们倚着微风轻轻摇曳,叶子稀疏地洒在庭院的角落。如今正是清爽和煦的季节,既不寒冷也不炎热。
世间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而忙碌的生活中却充满了离别的哀愁。相逢之时,我们不妨开怀畅饮,让脸庞泛起醉意。幸亏还有西园的明月,照亮了我们歌唱和欢笑的时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蝉抱:指蝉在柳树上的形态。
2. 莲开:指莲花盛开。
3. 倚风:随风依靠。
4. 疏叶:稀疏的树叶。
5. 庭柯:庭院里的树木。
6. 况是:何况,况且。
7. 不寒不暖:指温度适宜。
8. 清和:清静和谐。
9. 浮世:世间人事变幻无常。
10. 欢会:欢乐聚会。
11. 劳生:忙碌生活。
12. 怨别:抱怨离别。
13. 酡(tuó):饮酒脸红的样子。
14. 西园:古代园林的雅称,泛指花园。
15. 笙歌:奏乐歌唱。

去完善
赏析
《南歌子·蝉抱高高柳》以“蝉抱高高柳”开篇,勾勒出一幅夏日繁茂的景象。紧接着的“莲开浅浅波”更是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展现了水面上莲花竞相开放的美丽画面。倚在树上的“疏叶”似乎也在微风的吹拂下舞动着生命的律动。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清新、祥和的氛围。
词的下阙笔锋一转,写道“浮世欢会少,劳生怨别多”,道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劝勉我们,当与亲朋好友相聚时,要珍惜时光,开怀畅饮。因为总有那明亮的月亮照亮我们的快乐时刻,为我们献上美好的笙歌。
整首词中,既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也有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深切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积极展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歌子·蝉抱高高柳》是北宋著名词人张先的一首佳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90年至1058年之间,即宋真宗、仁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张先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在青年时期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赏识,成为了一名朝廷官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官场的黑暗,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们的创作热情高涨。张先作为一位具有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情感体验的词人,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到诗词创作中,描绘出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生活画卷。
在这首《南歌子·蝉抱高高柳》中,张先通过描绘蝉抱高高的柳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人生低谷中的坚韧与乐观。他用婉转的笔调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