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南柳·隋堤远

标题包含
江南柳·隋堤远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他出生于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后中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等地方官职。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查看更多
SD娃娃_Qin
去完善

译文
隋堤距离遥远,波浪翻滚,路上的尘土轻盈。古往今来,许多人在柳桥处分别,看见别人分开也会心生忧愁。更何况我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感慨。 夕阳西下之后,新月逐渐升起在西边城楼上。我希望自己能够像那明亮的月亮一般,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再次眺望远方,陪伴着你在千里之外的路途上一路前行。
SD娃娃_Qin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隋堤:指隋朝大运河的河堤,这里借指汴京到扬州的水路。 2. 波急:形容水流湍急。 3. 路尘轻:路上的尘土轻盈,形容行程遥远。 4. 柳桥:柳树成荫的桥头,古人习惯在柳桥送别。 5. 分袂:分离,告别。 6. 关情:关心,动情。 7. 斜照:夕阳。 8. 新月:初升的月亮。 9. 西城:西边的城门。 10. 重倚望:再次登楼眺望。 11. 亭亭:高远的样子。
SD娃娃_Qin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词作。开篇“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以隋堤作为离别的背景,衬托出离别的氛围。接下来的“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则进一步点明离别的主题,通过对古代柳桥送别的描绘,以及看见他人分别时的哀愁,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感慨。 下阕的“斜照后,新月上西城”描绘了夕阳西下、新月升起的美丽景象,而接下来“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则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思念能如月亮般永恒照耀在对方身上,伴随他走过千里路程。整首词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哀伤和对远方亲友的深情牵挂。
SD娃娃_Qi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南柳·隋堤远》是北宋词人张先的一首描绘离愁别绪的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仁宗时期(960-1127年),此时的张先正处于他人生的成熟阶段,他的艺术造诣已经相当深厚,而他的生活经验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北宋初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战争仍然频发。这使得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踏上漫长的旅程。在这种背景下,离别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幕,也催生了许多以离别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张先的这首《江南柳·隋堤远》正是产生于此时的社会环境中。 词的上阕描绘了隋堤上的柳色和柳絮飞扬的景象,象征着别离的哀愁。而下阕则通过对昔日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重逢的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张先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SD娃娃_Qi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