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夜宿江驿

标题包含
夏夜宿江驿
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家临江的小竹楼,每晚都显得那么引人入胜。深夜里,我们举杯望北斗,看到树叶落在池塘中。水边喧闹的渔民歌声响起,晚风轻拂,带着淡淡粽子香气。只是忧愁那南去的船只,不知何时能到达潇湘之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江驿:古代官员的驿站,此处可以理解为供人住宿的地方。2. 竹屋:用竹子搭建的房屋,这里形容房屋结构。3. 清宵:指清静的夜晚。4. 北斗:指北斗七星,古人常用它来辨别方向。5. 叶落:树叶凋落,这里是描写秋天的景色。6. 横塘:池塘的美称。7. 渚闹渔歌:江边热闹的鱼歌。8. 角粽:用角粽叶包裹的粽子,这里代指端午节。9. 南去棹:向南行驶的小船。10. 潇湘:湖南一带的潇水和湘江,这里借指远方的江南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江边驿站的情景。首句“竹屋临江岸”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第二句“清宵兴自长”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悠然自得的心情。 接下来两句“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以北斗和落叶为喻,表现出时间流逝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江边的寂静。 第五句“渚闹渔歌响”和第六句“风和角粽香”则描绘了江边的生活气息。诗人以渔歌和角粽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表现乡村生活的热闹和温馨。 最后两句“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他担心南去的船只会让他的朋友和家人远离,这种担忧与前面的恬静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夜宿江驿》是唐朝诗人姚合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诗人独宿在江边驿站时的所见所闻和心境。从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孤独的氛围,这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姚合生活在唐朝晚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姚合本人也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他深知官场黑暗,深感人生无常,因此选择辞官回乡,过起了隐逸生活。他的诗歌多描绘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夏夜宿江驿》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是在他辞官回乡之后,此时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夏日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宿在江边驿站,看到周围的景色,听到远处传来的蛙声,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孤独和无奈。然而,这种孤独和无奈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加热爱自然和乡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