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弟纲得男
韩相由来紫府仙,微之曾侍玉皇前。
羡君久矣崇真教,生子居然契道缘。
料得玉麟亲入梦,试看铜狄几经年。
不须草草为汤餠,剩出犀钱醉四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韩相原本是紫府仙境之人,与微之曾经共同侍奉于玉皇大帝面前。羡慕你长久以来坚守真理之道,生出的孩子也与道有着深厚的缘分。想必那玉麒麟会进入你的梦境,你可以试试去看看那铜狄已经过了多少年了。不必急匆匆地为汤饼准备,剩余的钱可以用于款待四座的人们。
去完善
释义
《贺弟纲得男》是一首祝贺友人得子的诗。这里给出每句的注释:
1. 韩相由来紫府仙:这句以唐代宰相韩愈为例,赞美其才学出众,犹如天上的神仙。“紫府”,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韩愈的高贵地位。
2. 微之曾侍玉皇前:这句用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比喻自己,表示自己也曾在皇帝面前担任官职。
3. 羡君久矣崇真教:这句表示羡慕友人一直信奉真实的教育观念,并传承下去。
4. 生子居然契道缘:这句称赞友人的儿子天生就与道德有着不解之缘,寓意此子将会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5. 料得玉麟亲入梦:这句描述作者猜想友人的儿子长相英俊,在梦中也会显得如此亲切。“玉麟”,本指传说中的祥瑞麒麟,这里用来夸赞孩子相貌出众。
6. 试看铜狄几经年:这句表示看看铜制雕塑上的历史痕迹,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7. 不须草草为汤饼:这句是说不要急急忙忙为孩子举行庆祝宴席。“汤饼”,古时候一种宴请仪式,意为祝福新生儿平安长大。
8. 剩出犀钱醉四筵:这句建议把剩余的金钱拿出来,让整个宴会充满欢乐的氛围。“犀钱”,用犀牛角制作的钱币,象征珍贵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迈写给他的弟弟祝贺其得子的诗。诗人以“韩相”和“微之”这两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作为比喻,形容他的弟弟就像天上的神仙一样,因为得到了儿子而与道教有了不解之缘。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弟弟能够长久地崇敬真教的祝愿,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家族将会有很好的传承。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希望能够用美酒庆祝这个喜庆的时刻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末年,诗人的弟弟王纲成为了一位父亲,喜获麟儿。面对这一家庭喜事,诗人王迈赋诗一首,题为《贺弟纲得男》。在这首诗的创作背后,我们可以探索到一些值得关注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故事。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发生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以及外族侵扰,都让南宋的江山岌岌可危。然而,尽管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但家庭内部的喜悦却难以掩盖。在这个背景下,诗人写下这首充满喜庆氛围的诗作,展现出人性中的温暖和希望。
其次,我们从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来了解。身为一位文人,王迈在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中,并没有走上仕途,而是选择了隐逸生活。他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用诗歌来传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思考。与此同时,他的家庭关系密切,兄弟之间感情深厚。因此,在得知弟弟王纲喜获麟儿的消息后,诗人喜不自禁,以诗为贺,表达了对家庭的关爱和对新生命的祝福。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当时,理学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强调孝道、仁爱和人伦道德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家庭观念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关爱,同时也体现了理学家们所倡导的家庭伦理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