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背面是夕兼梦
酥凝背胛玉搓肩,轻薄红绡覆白莲。
此夜分明来入梦,当时惆怅不成眠。
眼波向我无端艳,心火因君特地然。
莫道人生难际会,秦楼鸾凤有神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香酥凝结在肩膀上如玉般滋润,红色的丝绸轻轻地覆盖着洁白的莲花。
那晚仿佛来到梦中一般鲜明,那时忧愁无法入睡。
你的眼神对我流露出无尽的魅力,我的心因为你而炽热燃烧。
不要说生活中很难遇到这样的机会,因为那些凤凰和神仙常常在高楼之上相会。

去完善
释义
1. 酥凝背胛玉搓肩:形容女子体态优美,如酥油凝结在背上,如玉一般的手臂。
2. 轻薄红绡覆白莲:红绡指红色薄纱,白莲象征女子的纯洁。这句描写女子身穿红色薄纱,露出洁白的肌肤。
3. 此夜分明来入梦:这句表示诗人在梦中见到这位女子。
4. 当时惆怅不成眠:诗人因为思念那位女子而无法入睡。
5. 眼波向我无端艳:眼波即眼神,无端艳指女子眼神迷人。
6. 心火因君特地然:心火指激情,这句表示诗人对女子的热情。
7. 莫道人生难际会:不要认为生活中很难遇到心仪的人。
8. 秦楼鸾凤有神仙:古代传说中,秦楼是指美女住的地方,鸾凤则代表成双成对的恩爱夫妻。这句意味着美好的姻缘终会降临。

去完善
赏析
《偶见背面是夕兼梦》:诗意盎然,描绘细腻入微,虚实相间,情思深长。
首句“酥凝背胛玉搓肩”描述了佳人美丽的背影,其中“酥凝”和“玉搓”两个词将佳人的肌肤描绘得细腻动人。次句“轻薄红绡覆白莲”则是通过轻盈的红纱和白莲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女子的姣好容颜。
接下来的两句“此夜分明来入梦,当时惆怅不成眠”则转入梦境,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与佳人相遇时的惊喜和激动。同时,“惆怅不成眠”也反映出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眼波向我无端艳,心火因君特地然”两句,分别以“眼波”和“心火”来形容佳人和诗人之间的感情互动,表达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最后一句“莫道人生难际会,秦楼鸾凤有神仙”则表达了对缘分的感慨,认为虽然人生难得一知己,但就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总会有美好的际遇等待着我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见背面是夕兼梦》是一首描绘人生离合、表达惆怅之情的中国古代诗词。这首诗的作者是晚唐诗人韩偓,他生活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动荡时期。韩偓在文学和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与皇帝和朝臣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复杂。然而,在黄巢起义的背景下,韩偓被迫离开了朝廷,开始了流亡生涯。
这一时期的唐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经济、文化和政治局势都陷入了混乱。在此背景下,韩偓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昔日繁华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诗中的“背面”和“兼梦”两个词,既象征了人生的离合,又表现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的状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