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桃花

标题包含
桃花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 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泠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 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 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 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 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 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能,字大拙,唐朝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公元805-859年)。 薛能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吏任上表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香味来自天生,千年难得一遇。花朵盛开尚未凋谢,繁华至极相互辉映。清晨时略带湿润,阳光照射下香气更加浓郁。春光中新生的小燕翱翔,春天里农民们耕作忙碌。篱笆错落有致,竹林倚傍其间;亭台高耸,松树繁茂。杂乱中羡慕蚂蚁,挖掘深处比不上蜜蜂。花影映照在阳光下显得柔和,花儿默不作声展示着美艳。水洞连接着世俗之外的世界,小溪宁静与仙人踪迹相接。果实成熟,河道发生变化;根部稳固,泥土已经将其深深包裹。西王母暗暗珍惜,东方朔则偷偷采摘。醉酒后的休息如同进入花海的梦境,写诗留念却难舍眼前的美景。短暂一游,已然感受到无尽的芬芳,又何必非要到临邛去寻找美好呢?
去完善
释义
《桃花》是唐代诗人薛能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下面是诗词的词句注释: 1.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香色,指桃花的香气和颜色;天种,天生的;千年,表示时间漫长;岂易逢,难以遇到。此句意为桃花的芬芳与色彩都是天生的,这种美景千年也难见一次。 2. 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全开,指桃花盛开;全未落,整棵树上的桃花都没有凋谢;繁极,指花朵繁多;欲相重,似乎要互相压得抬不起头。此句描述了桃花盛开的景象。 3. 泠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泠湿,指早晨天气湿润;朝如淡,早晨的桃花颜色较淡;晴干,晴天干燥;午更浓,午间的桃花颜色更深。此句写的是不同时段的桃花变化。 4. 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风光,美好的景致;新社燕,燕子每年春天都要筑新的巢;时节,季节;旧春农,指传统的农耕时节。此句借燕子筑巢和春农劳作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5.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篱落,用竹子做成的篱笆;欹,倾斜;临竹,靠近竹子;亭台,指园林中的亭子和台阁;盛,繁茂;间松,中间夹杂着松树。此句描绘了桃花盛开的地方周围的景致。 6. 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乱缘,纷乱的花缘;堪羡蚁,羡慕蚂蚁忙碌的生活;深入,指蜜蜂深入花蕊采蜜;不如蜂,比不上蜜蜂。此句通过对比蚂蚁和蜜蜂,表达了对勤劳生活的赞美。 7.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暄煦,阳光和煦;有影,指桃花的影子;宜暄煦,适合在阳光和煦的地方生长;无言,指桃花不会说话;自冶容,自然而然地展现出美丽的容颜。此句赞美桃花的美。 8. 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洞连,洞穴相连;非俗世,不是凡尘俗世;溪静,溪流平静;接仙踪,与神仙的踪迹相接。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般景色的向往。 9.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子熟,果实成熟;河应变,指河水变得浑浊;根盘,指桃树根系发达;土已封,土壤已经凝固。此句写的是桃树结果时的情况。 10. 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西王,指西方的王母娘娘;潜爱惜,暗暗喜欢;东朔,指东方的神仙;盗过从,偷偷过来拜访。此句描绘了神仙对桃花的喜爱。 11.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醉席,喝酒的场所;眠英,躺在草地上;好,美好;题诗,写诗;恋景慵,留恋景色不愿离开。此句表达作者陶醉于桃花美景的心情。 12. 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芳菲,香气浓郁的花草;聊一望,随便看一眼;何必,不需要;在临邛,指在四川临邛县,相传那里有一座仙山。此句表示作者觉得只要欣赏到桃花的美景,就不必非要到传说中的仙境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桃花盛开的景象的诗。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其美丽、繁茂和生命力旺盛的赞美。诗人从桃花的香味、颜色、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绘,使得桃花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桃花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进一步突出了桃花的特点。此外,诗人还通过想象,将桃花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使桃花的形象更加神秘和富有诗意。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展现了桃花的美丽和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诗人薛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漫步在桃花盛开的小径上,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遂创作了这首千古传颂的《桃花》诗。 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了晚唐时期,国力逐渐衰弱,朝政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然而,春天里的桃花依旧盛开,美丽而热烈,这与当时的时代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薛能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看到了桃花的美丽,也感受到了时代的悲哀。 薛能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担任一些小官职,但仍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在他的晚年,他回到故乡洛阳,过着隐居的生活。此时的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心态却非常乐观。他对春天的桃花有着特殊的情感,他认为桃花是他人生的象征,也是他追求理想的精神寄托。 在这首《桃花》诗中,薛能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希望人们能够像桃花一样,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自己的梦想。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