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目送归州铁瓮城。隔江想见蜀山青。风前团扇仆频更。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此时山月下楼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祖籍河北大名县,后迁居福建崇安。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张”。 张元干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杨婕_2637
去完善

译文
山环绕着平静的湖泊,湖面波光粼粼,仿佛在震撼着城市。湖水中的倒影映出了青山的翠绿。在水晶般华丽的楼台之下,夜晚即将进入三更时分。 雾气笼罩下的柳树显得暗淡无光,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来。荷叶上的露珠滚动,闪烁如萤火虫一般。此时此刻,我披着散发,一直待到了天明。
杨婕_2637
去完善
释义
1. 山绕平湖:描述山丘围绕湖泊的地理环境。 2. 波撼城:波光粼粼映照城市的景象。 3. 湖光倒影:湖水反射出的光线,形成倒影。 4. 浸山青:倒影中的青山景色。 5. 水晶楼:古代楼阁的美称,在这里可能是指类似亭台的建筑。 6. 雾柳:雾气中的柳树。 7. 云度月:月亮穿过云雾。 8. 露荷:荷叶上的露水。 9. 水流萤:萤火虫在水面飞翔的景象。 10. 萧萧散发:头发披散的样子。
杨婕_263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是张元干所写的一首描绘夜景的词。首句“山绕平湖波撼城”描述了青山围绕的湖泊与波涛汹涌的城市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雄伟的感觉。接下来的“湖光倒影浸山青”则描绘了湖面反射出的月光照在青山上的美景,这种美丽的倒影使得青山更加翠绿。紧接着的“水晶楼下欲三更”告诉我们这是在水晶楼的观景,此时已经快到深夜三更了。 下阕开始,“雾柳暗时云度月”描述了柳树在雾气中显得朦胧昏暗,而月亮不时从云中穿出,洒下月光。紧接着的“露荷翻处水流萤”描绘了荷叶上滚动的水珠在月光照耀下如同闪烁的萤火虫一样美丽。最后一句“萧萧散发到天明”表达了词人在这美妙的夜景中留连忘返,披散着头发欣赏到黎明的心情。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杨婕_263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是南宋词人张元干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89年至1211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王朝正面临着金国的压迫,政治形势极为严峻。 在这个时期,张元干的人生经历也非常坎坷。他曾被任命为军事统帅,但在战争中因指挥失误而被免职。此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去世。他的这首词就是在这种人生际遇下创作的。 在张元干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国对南宋的侵略使国家陷入了深重的灾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张元干的词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综上所述,《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这首词是在南宋时期,作者张元干在经历了人生起伏和战乱困扰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沧桑和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杨婕_263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