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叔载读小集
江城留滞两经年,强把诗篇拟昔贤。
岂有高歌翻白雪,祇凭短句问青天。
优人献伎徒供笑,丑妇添装岂解妍。
君欲学诗须学古,不应读此向窗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江边的小城滞留了两年之久,勉强将诗歌写得像古代贤人那样好。
我怎能用高音歌唱出那白雪般的诗篇,只有借助简短的诗句向青天发问。
那些表演技艺的人只是为了博得一笑,而丑陋的妇人穿上华丽的服饰也无法增添美丽。
如果你想学习写诗,应该学习古人的风格,而不应该读这些靠窗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江城】指长江沿岸的城市。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在的地方。
【经年】经历一年。这里指诗人滞留了两年的时间。
【昔贤】过去有贤德的人,这里指古代的诗人。
【白雪】原指白色的雪,这里借指高雅的诗篇。
【青天】蓝色的天空,这里可以理解为上天的意思。
【优人】古代表演曲艺、戏曲的演员。
【丑妇】长相丑陋的妇女。这里用来形容才疏学浅的人。
【学古】学习古代的诗人和文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古诗词创作的独特见解的诗。首联通过描述自己留在江城的两年经历,表明他努力模仿古代贤人的诗篇。颔联中,“白雪”暗指高雅的诗歌,而“青天”则象征着自然的美好。这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源于自然和高雅的精神追求,而非仅仅为了娱乐或取悦他人。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强调,学习古诗的传统精神才是正确的方向,不应过于关注表面形式或迎合时俗。这首诗既是对诗人的自我要求,也是对读者的提醒,体现了诗人对古诗词创作的热忱和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方叔载读小集》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吴芾创作于南宋孝宗时期的一首唱和诗。此时,国家内外局势相对平稳,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在人生际遇方面,吴芾凭借自己的才学和操守,受到了皇帝和朝廷的重用,出任诸多要职。例如:福建路安抚使、四川安抚制置使等,表现出尽职尽责的态度,为国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一时期的背景,吴芾亲身经历了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事迹,体会到了朝廷在国家危机之际对将士的鼓舞与支持。此外,他亲眼看过了战争之后百姓疾苦和国家百废待兴的局面。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爱国情操,并在诗歌中展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体现了他心系国家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