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宿武关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秦城开始万里之遥的旅程,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之中离开商州。
关上的门锁不住寒冷的溪水,整夜潺潺流动传递着离别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秦城:指长安。2. 商州:这里指商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境内。3. 关门:即武关,位于陕西省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是古代由秦入楚的重要通道。4. 寒溪水:指武关附近的溪水。5.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故都长安(即诗中的“秦城”)出游的情景。首句“远别秦城万里游”展现出诗人离京远赴商州的旅程距离之长,路途艰辛。接下来的“乱山高下出商州”通过描述沿途所见群山层叠起伏的景象,表现出地势的险峻。同时,这里的“乱山”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情绪的象征,意味着思绪纷杂、心绪不稳。
第三句“关门不锁寒溪水”,虽然表面上是说武关的大门没有锁住溪水,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远途跋涉、身心的疲惫之后,对于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与感慨。而最后一句“一夜潺湲送客愁”则借溪水的声音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此处“一夜”表明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思绪的连绵不断;“潺湲”即溪流的声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溪水流动的状态,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有力。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完美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旅途劳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再宿武关》,是唐朝诗人李涉所作,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
在这个时期,李涉正值中年,生活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但因为刚直不阿、直言敢谏,被贬为陕州司仓参军。虽然身处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记录了这段时期的所见所闻,抒发个人情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篇。
在创作这首《再宿武关》时,李涉正在赴任陕州司仓参军的途中。他途经武关,这是古代秦国的一个军事要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关不仅见证了古战场的硝烟烽火,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李涉再次驻足此地,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深思。
唐朝中期,国家政治日益腐朽,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李涉深感忧虑,他在诗歌中以深沉的感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渴望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