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标题包含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襄阳城外敌军势焰正盛,身处箭石如雨之中却侥幸生还。没想到已不再是主人的士兵们,竟然还能在今日知道今天是腊八节。
去完善
释义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注释: 1. 襄阳城: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这里曾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 2. 涨胡尘:形容战火蔓延的情景。“涨”在此处表示扩张、扩散的意思;“胡尘”即战尘,借指战争。 3. 矢石丛中:意指在箭石密集的环境中。“矢”即箭,“石”指古代作战用的石头。 4. 主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5. 供粥饷:供应腊八粥。“粥饷”即腊八粥。 6. 争知:怎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作于赵万年被困在襄阳城外的战争时期,他借腊八节这一特殊节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襄阳城外涨胡尘”描绘了当时战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身处险境的忧虑心情。第二句“矢石丛中未死身”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争中顽强生存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整首诗以腊八节为契机,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腊八危家饷粥有感》是南宋诗人赵万年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79年,正值南宋末年,蒙古帝国入侵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已经岌岌可危,战事频繁,民生疾苦。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赵万年的人生经历也非常坎坷。他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战乱被迫离开家乡,辗转多地。在这个过程中,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首诗中,赵万年以腊八节为契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他也借粥这一意象,隐喻了自己对生活的期许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