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庆成诗 其一
粹古皆频岁,炎刘或异祠。
有唐方定制,我宋遂因仪。
列圣馨明德,皇穹答显祺。
恭惟圣天子,大典应昌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粹古":指古代的各种祭祀制度。
2. "炎刘":指的是汉朝,因为刘邦被汉人视为火德,所以称为"炎刘"。
3. "有唐方定制":这里的"唐"指的是唐朝,这句意味着到了唐朝,祭祀制度才得以规范和确定下来。
4. "我宋遂因仪":宋朝继承了唐朝的祭祀制度并继续实行。
5. "列圣馨明德":意思是历代皇帝的品德都受到了上天的赞赏和回报。
6. "皇穹":即天,这里可以理解为天地神灵。
7. "显祺":显示出吉祥之兆。
8. "恭惟圣天子":对伟大天子的恭敬之情。
9. "大典":指国家重大祭祀活动。
10. "昌期":昌盛繁荣的时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郊祀庆成诗 其一》,是南宋诗人程珌为庆祝皇帝举行郊祀活动而作。首联“粹古皆频岁,炎刘或异祠”,以古代祭礼为例,阐述历代祭祀的不同形式,暗示郊祀之重要。颔联“有唐方定制,我宋遂因仪”,点明唐代开始规范郊祀制度,宋代则沿袭此制。颈联“列圣馨明德,皇穹答显祺”,歌颂列圣的美德和天赐的福祉,体现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理念。尾联“恭惟圣天子,大典应昌期”,赞美皇帝在昌盛时期举行盛大的郊祀典礼,展现盛世景象。整首诗语言华美,气势恢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郊祀庆成诗 其一》是南宋诗人程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这一年程珌任秘书省校书郎,负责宫廷文献的整理和编修工作。在这期间,他参与了朝廷的郊祀庆典,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歌。
程珌生于北宋末年的战乱时期,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南宋的更迭。作为南宋文人,他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思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虽然偏安一隅,但仍然试图通过加强国防、改革政治等方式来振兴国家。程珌积极参与朝政,希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嘉泰四年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朝廷举行了盛大的郊祀庆典,以此表达对天神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祈福。程珌在这次庆典活动中深受触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兴盛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