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
常时斗暗犹闲事,无月中秋可若何。
我欲梯云千万丈,取光还月谢羲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常与黑暗斗争如同平常事,没有月光的中秋夜又如何呢?
我想登上云端千万里,借来月亮的光亮感谢羲和女神。
去完善
释义
1. 斗暗:争斗黑暗,形容天空中的明月与其他星辰相比显得暗淡。这里作者用“斗暗”一词表达了对中秋月光的喜爱。
2. 无月:指没有月亮的中秋节夜晚。诗人通过这一描述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漆黑无光的夜空景象。
3. 梯云:意为登上云梯。在诗中,作者想象登上一架高耸的梯子,以此表示渴望靠近月球的心情。
4. 取光还月:借用日月之光来照亮中秋之夜的情景。其中,“取光”是向太阳借光;“还月”则是归还月光给中秋的夜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歌。诗人首先提到平时月亮昏暗还不是什么大事,但到了中秋佳节没有月亮就会显得非常难过。接着诗人想象自己登上天梯到月亮上,把月光带回人间,以此感谢太阳和月亮的神灵。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中秋节没有月亮时的遗憾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日月神灵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无月》是南宋词人程珌在中秋节时所创作的词篇。此时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身为文人的程珌,忧国忧民,他借中秋之月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1. 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局势紧张,金兵南下侵扰,战事频繁,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词。
2. 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程珌为南宋著名文人,曾任翰林院编修、秘书省校书郎等职。他在南宋末年,目睹国家局势的恶化,民生疾苦,深感忧虑。在这首词中,他以中秋无月为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3. 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末年,金兵南下侵扰,战事频繁,民生疾苦。程珌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深感忧虑。他的词作充满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之情,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望。在这首《中秋无月》中,他以中秋无月为题,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