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世卿归嘉兴
悔作唐山来,山深交友绝。
相逢忽相得,乍见乃乍别。
嗟此冰玉人,寒梅疏带雪。
胸次罗文奎,笔底耀离缬。
朝家渴英隽,结网仍高设。
行且收殊科,勉哉嗣先烈。
一编忠义传,奸萌叹先折。
千载懦夫魂,脆骨变奇节。
识此吴中奇,复幸拜前哲。
何异鲁国人,一朝获双玦。
晴云起芝田,东风催啼鴂。
慈庭有近书,明朝动归辙。
新抽草可茵,微露花堪折。
相思复相思,后夜天边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悔恨来到这唐山,深山幽静难遇友。
偶然相遇显投缘,匆匆告别空怅然。
感叹这位如冰如玉之人,寒冬腊月梅花凌霜盛开。
腹有诗书气质华,笔下生辉离愁犹在。
朝廷渴望英才俊,张网高悬待贤能。
力争上游取佳绩,努力继承先辈志。
一部忠义传记,感慨奸佞之芽早灭。
千年懦弱之魂,弱骨亦能成刚节。
认识这位吴中豪杰,有幸亲近前贤。
如同鲁国寻得双宝,欣喜不已。
晴天云朵涌现在灵芝田,东风吹拂催发杜鹃啼鸣。
慈爱的母亲已有来信,明天就要踏上归途。
嫩绿的小草可充垫,初开的花朵正堪折。
思念之情绵延不绝,明晚共赏天边明月。
去完善
释义
1. 唐山:即唐山的山,指代诗人在北京时的住处。
2. 英隽:优秀的人才。
3. 结网:出自“结网以鱼”的典故,意为选拔人才。
4. 殊科:特别的才能。
5. 嗣先烈:继承前人的事业。
6. 一编忠义传:一本关于忠诚义气的书籍。
7. 奸萌:指邪恶的事物。
8. 懦夫魂:没有勇气的人。
9. 脆骨变奇节:懦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10. 吴中奇:指代吴中的名人。
11. 鲁国人:指代鲁国的孔子的故事。
12. 双玦:指代珍贵的宝石。
13. 芝田:种植灵芝的地方,这里指代美好的环境。
14. 啼鴂:一种鸟,这里指代春天的到来。
15. 慈庭:母亲的住所。
16. 新抽草:刚刚发芽的草。
17. 微露花:微微开放的鲜花。
去完善
赏析
《送常世卿归嘉兴》是南宋诗人程珌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常世卿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他才华和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对友人的祝福。
首联“悔作唐山来,山深交友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唐山的深山大泽之间交友不易的感慨。虽然环境险恶,但诗人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扶持。
颔联“相逢忽相得,乍见乃乍别”,描述了与友人相逢时的喜悦,以及离别时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颈联“嗟此冰玉人,寒梅疏带雪”,诗人用“冰玉人”来形容常世卿的高尚品质,以及他在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寒梅疏带雪”则是对其才情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所面临的环境困境。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他希望常世卿能够在朝廷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他能够继承前辈的遗志,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尾联“晴云起芝田,东风催啼鴂。慈庭有近书,明朝动归辙。新抽草可茵,微露花堪折。相思复相思,后夜天边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无尽的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常世卿归嘉兴》,是由南宋著名文人程珌所创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7年(宋理宗赵昀宝祐五年),此时程珌正担任尚书郎一职。
在这段时间里,程珌的人生经历较为丰富。他自幼勤奋好学,先后考中了进士和贤良方正科,最终在南宋朝廷担任尚书郎。然而,程珌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他曾多次上疏弹劾权臣,结果遭到排挤,被贬谪到地方任职。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蒙古帝国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内部,权臣当道,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程珌忧国忧民,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然而,他的理想并未得到实现,反而遭受到现实的打击。这使他在创作这首诗时,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的担忧。
总的来说,《送常世卿归嘉兴》这首诗是程珌在南宋社会动荡、个人遭遇坎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常世卿归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