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代上杨诚斋

标题包含
代上杨诚斋
杜陵已醉老坡仙,生后百年恨不及。 那知开眼大江西,突兀见公正冠帻。 凛然清风不可攀,千载懦夫毛骨栗。 暇时略吐胸中云,坐使九霄成五色。 未辨执乐三千指,不计酒材七百石。 落然收宝入丹田,归省庐阜千寻碧。 那知城里住相如,但信城东有太白。 一时余子皆鹢退,家有诸郎传正脉。 世尘千劫都磨尽,独有诗缘渺亡极。 天欲留公在世间,管领风月长为客。 彩凤一鸣天地静,安得微吟容晚出。 巨止青山吞泽芥,许投顽石博拱璧。 先丘宰木已参天,幽碣未刊但惕夕。 鲁山四绝先李文,谊贯幽明光存殁。 先生匹素不可辜,傥得烟云生勃鬰。 化为匹锦授丘迟,磨钝为铦希万一。 要是人贪常熟书,非关买菜复求益。 讵敢限字如昔闻,小大当唯意所适。 庶几挂在露寒堂,琅然一读意一释。 不须点白鲙松鲈,解衣卧听歌赤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珌(1164年-1239年),字怀古,号洺水遗民,洺州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程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杜陵早已沉醉于老坡仙,我们距离其生活的时代已有百年之久,颇为遗憾。 没想到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伟大江西才子的风采,他气宇轩昂,令人叹服。他的品性如同清风一般高洁,令千年的儒夫也自愧不如。闲暇之时,他会畅谈心中的壮志凌云,使得九天云彩为之增添色彩。 他不计较音乐、酒饮方面的享受,只是一心向往修身养性,闲暇时光便返回庐山故居休养身心。哪知道都市里竟还有诗人相如的身影,而太白也在城东悠然自得。 一时间,其他的诗人都觉得自愧不如,纷纷离去。家中有着继承正脉的后代。世事纷扰,但他执着追求诗歌创作的狂热从未消退。 上苍似乎有意让他留在人间,成为风月的主宰,永远漂泊。凤凰啼鸣,声音响彻天地,想要低声吟唱都不可能。唯有青山绿水和湖光山色接纳了他,他以顽石之身对抗着宝贵的玉璧。 他在诗文中的造诣已经可以媲美先贤,他对死者的怀念之情犹如参天的树木,悲壮的碑文仍在耳边回荡。 他的诗文与李白的相比也不逊色分毫,他们跨越阴阳、光照千秋。他的诗篇犹如繁茂的草木,不能辜负了这些美好的诗句。 若是能将这些诗篇化为锦绣献给丘迟,或许能让迟钝变得锐利,尽善尽美。不过,这是人们对于诗词的热爱,而非通过熟读诗书以获得世俗的利益。我不敢像从前那样限制字数,只是希望大小适宜、意义深远。 但愿这些诗篇能在露寒堂悬挂,每当读到它们,心情就会得以舒缓。不需要品尝美味的白鱼片,只需要披衣而卧,倾听歌咏赤壁的曲子。
去完善
释义
1. 杜陵:位于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杜陵原上,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故居所在地。 2. 坡仙:宋朝文学家苏轼,因其任徐州刺史时建楼于城南之土坡上,故有“东坡”之称。 3. 大江:指长江。 4. 冠帻:古代的一种头巾。这里借指人的身份地位。 5. 九霄:天的最高处,此处形容极高。 6. 五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五色,这里泛指多种颜色。 7. 执乐:指演奏音乐。 8. 酒材:酿酒的原料。 9. 庐阜:即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 10. 城里的住相如:指的是居住在城里的作者自己。 11. 世尘:世俗烦恼。 12. 管领:统领,主宰。 13. 安得:如何能得到。 14. 巨止:又称垂白、乌贼鱼。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 15. 许投:或许投入。 16. 顽石:未经加工的石块。 17. 拱璧:圆形玉璧,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18. 先丘:指作者的故乡。 19. 宰木:墓前的树木。 20. 幽碣:墓碑。 21. 参天:耸立在天际。 22. 鲁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宋代为国葬之地。 23. 四绝:指牛山、东山、北山、鲁山四个地方。 24. 李文:李泌,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5. 先贤祠:供奉和纪念名人的祠堂。 26. 匹素:单纯质朴的性情。 27. 勃鬰: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 28. 丘迟:南朝梁代著名文人,擅长写骈文。 29. 磨钝为铦:把钝器磨锋利,喻指将粗俗的作品打磨得更为精致。 30. 希万一:希望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31. 买菜:买到适合自己的菜,引申为找到适合自己的事物。 32. 点白鲙松鲈:品尝美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向诗人杨诚斋致敬的诗篇。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诗人在赞美杨诚斋的诗歌造诣与人格品质的同时,表达了对其作品的敬仰与珍视。诗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杨诚斋的伟大成就和独特魅力,揭示了其作品穿越时空、具有深远影响的意义。 首联以杜甫和苏轼作比,表现出作者认为杨诚斋可与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并驾齐驱,暗示其在诗坛的地位之高。颔联将杨诚斋的形象和诗篇喻作正气凛然的高峰,让人望而生畏,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成就。颈联则描绘了其作品的瑰丽色彩和充沛的情感,进一步凸显了他在诗词方面的非凡天赋。 接下来的数联中,诗人热情洋溢地赞颂了杨诚斋的智慧、才华以及对待生活、饮酒等方面的潇洒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他的家人和后人的关心,希望他们能继承家学,传承经典。 而在后几联中,诗人由赞赏转为惋惜。他深感世上的诸多纷扰,那些庸俗之辈让真正的艺术之光受到压抑,而杨诚斋却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矢志不渝地履行诗人的职责。诗人呼吁世人珍视这样一位伟大诗人的存在,一同欣赏其诗词的美好。 最后,诗人流露出自己对于艺术的真诚向往,以及努力创作的坚定信念。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杨诚斋的作品那样,带给人们美好的体验,同时也为自己能成为杨诚斋的传承者而感到欣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上杨诚斋》是宋代诗人程珌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对杨万里(号诚斋)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正值宋孝宗淳熙年间。在这段时间里,程珌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受到了时人的赞誉。 在程珌创作这首诗歌的时期,正是南宋政局动荡、外患频仍之际。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墨客纷纷抒发爱国情怀,渴望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程珌亦不例外,他关注时事,以诗词为武器,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名臣贤士的尊崇。 此外,程珌本人在这一时期的遭遇也是创作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担任多地的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与杨万里等志同道合的文人交往密切,相互鼓励,共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在《代上杨诚斋》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程珌对杨万里的敬慕之情,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