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郎中
志抗金坚厉,材成玉粹温。
时哉非不遇,命也更奚言。
季子风流远,吴公治行存。
敬亭无恙否,愁绝暮云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立志抵抗金人坚定勇敢,才华犹如美玉一般温柔纯粹。
时运不佳并非没有机遇,命运改变又何必多言。
季札的才情流传千古,吴公治理功绩依然留存。
敬亭山是否安然无恙?我忧愁得无法抗拒傍晚的云雾昏沉。
去完善
释义
《挽吴郎中》注释:
1. 挽:挽歌,哀悼死者的歌曲。
2. 吴郎中:指宋朝的吴彦夔,曾任郎官,故称“吴郎中”。
3. 金:金属,这里比喻意志坚定。
4. 坚厉:坚强、刚毅。
5. 材:才能,才干。
6. 玉粹温:如玉般纯洁温柔的品质。
7. 时哉:指时机、时代。
8. 非不遇:并非没有遇到好时机。
9. 更:改变。
10. 奚言:有什么可说的呢?
11. 季子:指吴彦夔,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
12. 治行:治理国家的才能与行为。
13. 敬亭:指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14. 无恙:平安无事。
15. 暮云昏: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乌云弥漫。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作者程珌在挽悼吴郎中之时,表达了对其才德和命运的惋惜。诗人通过对吴郎中高尚品质、不幸遭遇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志抗金坚厉,材成玉粹温”:赞美了吴郎中心志坚定,品德纯洁的高尚品质。他以玉石般的温润品质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对抗世事的艰险。
“时哉非不遇,命也更奚言”:诗人慨叹吴郎中的命运多舛,虽有才华却未能遇到好的时代,生命的终结使得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内心的哀伤。
“季子风流远,吴公治行存”:称赞吴郎中的风度和才智仍然流传于世间,他的治理才能和精神遗产依旧影响着人们。
“敬亭无恙否,愁绝暮云昏”:诗人通过询问敬亭山是否安好,表达对故友离去的哀痛和对往事的回忆。黄昏时的暮云给人带来无尽的哀愁,使诗人深感痛苦与悲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吴郎中》是南宋诗人程珌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具体时间不详。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程珌本人曾任朝廷官员,对时事有所关注,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时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这个背景下,《挽吴郎中》是程珌为悼念友人吴郎中所作。吴郎中是南宋的一位贤能官员,他在任期间为民请命,尽职尽责。然而,在混乱的时局中,他的努力和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因病去世。程珌深感痛心,于是写下了这首悼念诗。
诗中,程珌表达了对吴郎中的敬意和惋惜之情。他回顾了吴郎中的一生,赞扬了他的高尚品质和高尚情操。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失望和愤怒,认为像吴郎中这样的贤才得不到重用,反而屈死于草莽之中,这是国家的悲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程珌的人格魅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