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圣慈烈皇后挽诗 其一
西浒俱来日,东朝极盛时。
雕弓平黑海,彩笔照丹墀。
垄起先裁费,丹成不用医。
人间空怅望,风月宴瑶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切都在向西边奔流汇聚的日子,东方王朝繁荣到极致的时刻。雕刻精细的弓箭准备就绪要平定黑海,五彩斑斓的画笔照亮了宫殿前的台阶。在田间耕作时要提前规划花费,炼丹成功就不需要再请医生治疗疾病。只能无奈地仰望人世的烦恼和无奈,遥想天上仙境的风花雪月宴。
去完善
释义
西浒:西边的河流或湖泊,这里可能是指西湖。
东朝:东方的朝廷,这里可能指的是南宋朝廷。
黑海:形容波涛汹涌的大海,也可能是特指某片海域。
丹墀:皇宫前的台阶,代指皇帝。
垄起:农作物分垄种植。
先裁费:预先支付的费用。
丹成:丹药炼成,这里指身体健康。
不用医:不需要医生的治疗。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宪圣慈烈皇后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她人生的缅怀与赞赏。首句“西浒俱来日,东朝极盛时”写的是皇后的繁荣时期,以皇帝的宠爱为背景。第二句“雕弓平黑海,彩笔照丹墀”赞美了她在政治和文学上的卓越贡献,为国家的稳定和平作出了巨大努力。接下来“垄起先裁费,丹成不用医”两句表现了她节俭自律的品质以及对医学的精深了解。最后两句“人间空怅望,风月宴瑶池”描绘出诗人对皇后离去之后的无尽思念之情,感叹她与天地同在的美好画面。整首诗格调深沉,意味深长,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感慨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宪圣慈烈皇后挽诗 其一》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程珌为追悼宪圣慈烈皇后所作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正值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程珌正处于政治生涯的鼎盛时期,历任吏部郎中、秘书少监等职,深受孝宗皇帝信任。与此同时,宪圣慈烈皇后在位期间以贤良淑德著称,对南宋政局产生了积极影响,其逝世无疑使朝野上下深感痛惜。因此,诗人通过对宪圣慈烈皇后的哀悼,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南宋与金国之间局势紧张,双方在边界地区时有冲突。而南宋国内,虽然政局相对稳定,但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仍有纷争。在这种情况下,程珌作为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文人,通过悼念宪圣慈烈皇后,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