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毒庵
高座不知甚面目,当时唤作尸利密。
要须勿负此标题,更向托茶山顶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高座:指高僧的法座或禅床。这里是说这位法师的身份地位很高。
2. 尸利密:即达摩,又称初祖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创立人。这里用来比喻这位法师的地位和影响。
3. 勿负:不辜负,不违背。这里是指修行者应当坚守信仰,不负所托。
4. 托茶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东北部,是佛教胜地。这里寓意着修行的艰难与毅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赠毒庵为主题,从字面上看,“高座不知甚面目,当时唤作尸利密”似乎在表达作者对于这座寺院的陌生感。然而,作者却提出了"要须勿负此标题,更向托茶山顶立"的期许,这表明虽然对这个地方不熟识,但他仍希望可以不负此行,品味那里的禅意与生活。通过这一首诗,我们既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禅意的向往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毒庵》是南宋诗人程珌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即宋理宗端平元年,当时程珌51岁。这个时期正是南宋王朝的末期,国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而程珌因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后来又被贬谪为秘书省正字。
程珌在任期间,亲眼目睹了朝廷的腐化堕落和社会的混乱,深感忧虑和痛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毒庵这一修行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毒庵是修行者的代号,象征着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解脱的高尚情操。
在这个特殊时期,程珌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先是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后因直言不讳、揭露时弊而被贬谪。尽管身处逆境,但他始终坚守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勇敢地抨击时弊,展示了一位正直文人的风骨。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程珌对修行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