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四二

标题包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四二
性了有余,体含太虚。 心空历历,道契如如。 答响神居谷,随缘井觑驴。 向道尘尘住三昧,何妨触处卷而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正觉,俗名李元吉,字正觉,号明心子。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卒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释正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对佛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性了":指领悟到了佛法的本性。性,佛教用语,指事物的本质或根本属性;了,领悟、理解。 2. "太虚":即天空,比喻广大无边的宇宙。 3.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 "道契如如":意思是与道的契合如同它本来的样子。契,符合;如如,佛学词语,意为真实不变的状态。 5. "答响":回音。 6. "神居谷":这里指代禅僧居住的地方。神居谷,位于湖南省衡阳县西北的湘西一带。 7. "井觑驴":这个成语源于唐代杜甫的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用来形容观众的反应热烈。这里用井觑驴来比喻对事物观察细致。 8. "尘尘":佛教用语,指一切世俗事物。 9. "三昧":佛教用语,指通过修行达到一种精神专注、不受外界干扰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宗诗人的形象。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他的性格、心境和信仰。他具有超越世俗的觉悟,身心自在,如同融入浩瀚的虚空。心中空明无物,与自然之道紧密相连,精神境界充满和谐与宁静。他回应山谷间回响的神圣声音,随着命运的安排,观察着井边嬉戏的驴子。在尘世中保持禅定之心,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卷舒自如。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人生态度和超凡的禅宗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四二》是南宋诗人释正觉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初(大约在1100年左右)。 在公元12世纪初,南宋政权刚刚建立不久,社会政治相对稳定。这个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和发展,禅宗在这一时期尤为兴盛。释正觉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诗歌作品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释正觉的人生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他早年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参访名师,最终在禅宗五山之一的径山寺修行,成为一代禅宗大师。他的作品往往以禅宗哲理为基础,表达出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正觉的这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四二》表达了禅宗修行的最高境界——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