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
池上少人迹,多霖含微阳。
幽禽有清弄,戏翼沙洲旁。
顾余不知惧,知是机已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池塘边少有人影,充满湿润气息的阳光照耀着。
安静的小鸟在清澈的水面上嬉戏,翅膀掠过沙洲旁边。
回顾我自己的心思,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因为已经忘记了生活中的种种心机。
去完善
释义
1. 池上:指池塘边。
2. 少人迹:指人烟稀少。
3. 多霖:指雨量充沛。
4. 含微阳:微阳,指微弱的光线;含微阳,意指在阴雨天气中,仍有微弱阳光出现。
5. 幽禽:指生活在幽静环境中的鸟。
6. 清弄:弄,演奏之意;清弄,指清澈悦耳的叫声。
7. 戏翼:戏,玩耍之意;翼,翅膀;戏翼,指鸟类在飞翔中嬉戏。
8. 沙洲:指水边由泥沙堆积而成的陆地。
9. 顾余:顾,看;余,自己;顾余,即看自己。
10. 机已忘:机,心机;忘,忘记;机已忘,表示作者心境达到忘我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池上》是北宋诗人沈辽的一首诗作,描绘了夏日池塘边的景象。诗人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
诗的首联“池上少人迹,多霖含微阳”,写出了池塘边静谧的环境和氛围。在这里,少有人打扰,只有细雨蒙蒙、阳光微弱的美景。这种宁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颔联“幽禽有清弄,戏翼沙洲旁”,通过对鸟儿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这里的“幽禽”形象生动,它拥有清澈的声音,在沙洲旁嬉戏玩耍。诗人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了生物间的和谐共处,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顾余不知惧,知是机已忘”,表现了诗人面对这般美景时的喜悦与沉醉。他回顾自身,仿佛忘记了尘世的烦恼和忧虑,只留下与自然相融的心境。这里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感追求,使整首诗具有了更高层次的哲理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池上》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沈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78年,即北宋太宗年间。在这个时期,沈辽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一员,以其才情和书法名重一时。他热衷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被誉为“词坛才子”。
在沈辽生活的时代,北宋王朝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北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了中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雅士仍然生活在浓郁的诗风之中,他们崇尚道教,追求个人精神层面的升华。沈辽深受这种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池上》中,沈辽通过对池塘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心境的抒怀。他运用细腻的文字,展现了池塘水波荡漾的美景,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己的境遇进行反思,传达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首诗既体现了沈辽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