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高若虚韵

标题包含
次高若虚韵
时事口慵说,性灵诗可陶。 客中三日阴,江头风浪高。 六年寄此邦,鸥鹭皆心交。 烟波迥自如,应笑吾生劳。 世路转偪仄,旅鬓空萧骚。 既往若电梦,所得真毫毛。 岁月解欺人,木落江之臯。 勿谓吾甚衰,得酒犹能豪。 旧游固可恋,归盟那得逃。 负暄依茆簷,儿辈供爬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时下悠闲谈,心灵诗歌陶醉其中。 客居三日阴雨连绵,江边浪涛汹涌。 六年在此地寄居,与鸥鹭心灵相交。 烟雨浩渺自在如我,或许笑我生涯辛劳。 世间道路曲折狭隘,旅者头发花白骚动。 过去如梦逝去匆匆,所获微乎其微。 岁月欺骗世人,树木凋落在江边。 不要说我已经很衰老,得到美酒依然豪情壮志。 昔日游览确实令人留恋,回归故里岂能逃避。 享受阳光依靠茅屋檐下,孩子们供我消遣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时事:指当前的社会政治情况。 2. 口慵说:懒得说话。 3. 性灵:人的天赋才智或个性。 4. 陶:培养,熏陶。 5. 客中:作客他乡。 6. 邦:国家。 7. 鸥鹭:海鸥和白鹭,常用来比喻隐士。 8. 心交:以心相交的朋友。 9.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10. 迥如:形容非常遥远的样子。 11. 偪仄:狭窄,狭隘。 12. 萧骚:形容头发凌乱。 13. 既往:过去的事情。 14. 电梦:短暂而虚幻的梦。 15. 毫毛:极小的部分。 16. 欺人:欺骗别人。 17. 木落:树木落叶的时候。 18. 江之臯:江边高地上的草。 19. 甚衰:很衰老。 20. 豪:放纵,无拘束。 21. 旧游:过去的游乐。 22. 归盟:归隐的想法。 23. 负暄:晒太阳取暖。 24. 茆簷:茅屋的屋檐。 25. 儿辈:孩子们。 26. 爬搔:用手抓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次高若虚韵”,是诗人章甫以高若虚的原诗韵和诗,借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与哲学思考。 开篇两句,“时事口慵说,性灵诗可陶。”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冷漠态度,他宁愿用诗歌来陶冶性情,展现了对诗歌的执着与热爱。接下来的四句,“客中三日阴,江头风浪高。六年寄此邦,鸥鹭皆心交。”诗人描述了他在异地做客的生活情景,虽生活波折不断,但他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旷达的心境。 接下来四句,“烟波迥自如,应笑吾生劳。世路转偪仄,旅鬓空萧骚。”表达了诗人在烟波浩渺之中感悟到人生的无常与艰辛,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自嘲。紧接着的四句,“既往若电梦,所得真毫毛。岁月解欺人,木落江之臯。”诗人抒发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感叹,同时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在于珍惜当下,享受平淡。 结尾的四句,“勿谓吾甚衰,得酒犹能豪。旧游固可恋,归盟那得逃。”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与勇敢面对现实的决心,虽然人生旅途充满曲折,但他仍然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高若虚韵》是南宋诗人章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章甫正生活在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北宋灭亡后,南宋的统治者没有励精图治,而是沉溺于享乐,政治腐朽,官僚腐败,民生疾苦严重。章甫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这种现象深感痛心。他希望通过诗歌来唤醒人们的良知,呼吁改革政治,振兴国家。 章甫本人的命运也是多舛的。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金榜题名。后来,他在地方上做了一名小吏,但仍然关注国家的命运。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关心。 在这个时期,南宋的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诗人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反对形式主义的文学创作。章甫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