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达本庵
孩提无不爱其亲,不失其心即大人。
从此劝君休外慕,悦亲端的在诚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孩提无不爱其亲":孩提,指儿童时期;爱,指敬爱、亲近。
"不失其心即大人":失,失去、背离;其心,这里指天性和良知;大人,原指成年人,这里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从此劝君休外慕":从此,指从上述道理出发;劝,劝告、引导;君,尊称对方;休,停止;外慕,指追求身外的名利地位。
"悦亲端的在诚身":悦亲,指使亲人喜悦、高兴;端的,确实、真正;诚身,指真诚地修养自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达本庵》,作者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该诗的主题关乎孝道和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对比孩童与成人对待父母之爱的态度,引导读者领悟到尽孝的关键在于真诚地关爱亲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达本庵》是南宋哲学家、诗人陆九渊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至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陆九渊生活颇为动荡。他曾任国子正、博士、著作郎等职,后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而离职,回到江西上饶的家乡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在此期间,他致力于弘扬儒家学说,提倡“心即理”的心学思想,主张“自立立人,自求有求于人”的人生哲学,影响了后世许多学者。
在诗作时期,南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加剧。金兵屡屡南下侵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陆九渊忧国忧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民众的责任意识,共同抵抗外侮,振兴中华。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信仰的坚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