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赞
老老大大,岩中宴坐。
帝释雨花,见个什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年长者,在山洞里举行宴会。
天神洒下花朵,能看到什么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须菩提:意译“善现”、“妙生”,为佛教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2. 释师观:即法显法师,唐代著名僧人,曾参禅修道于石钟山。
3. 老老大大:形容年老的僧侣,指须菩提长者。
4. 岩中宴坐:在岩石中静坐休息,表现须菩提长者的修行生活。
5. 帝释雨花:传说天神(帝释)为赞叹僧人的功德而撒下花朵。
6. 见个什么:表示须菩提长者在面对如此礼遇时,心境依然平静如水,体现了其深厚的修养和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须菩提为主角,描绘出他超脱物外的禅定生活。“老老大大”描述须菩提年老的形象,他虽然年迈却仍然保持清明的智慧。在“岩中宴坐”一句中,诗人将须菩提的修行之地设定在岩石之中,凸显出他远离尘世纷扰,专注于内心修行的精神。
“帝释雨花,见个什么”则表达出须菩提面对佛祖时的心境。帝释天代表了权威和地位,而雨花则是佛祖感动天地,降下花雨的传说。这句诗意味着无论面对何种权威或情境,须菩提都能保持平常心,洞察其中的真实。通过这首诗歌,作者赞扬了须菩提超越世俗、始终保持智慧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须菩提赞》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759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时期。这首诗赞美了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须菩提的智慧和慈悲。
在公元759年,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杜甫作为一位关注民生、心怀家国的诗人,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以及对须菩提智慧的敬仰。
杜甫在这一年间的人生际遇也非常曲折。他曾多次尝试入仕为官,但因时局混乱而未能如愿。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如《春望》、《月夜忆舍弟》等。这些诗篇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重要途径。杜甫作为一个关心民生的诗人,他对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他对须菩提智慧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