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金钵堂化长明灯
龙潭吹灭纸烛,真个人天眼目。
举似庞公点头,祖祖灯灯相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龙潭:位于安徽滁州。
真个:真实的那个,此处形容道行高深的人。
人天眼目:比喻佛法的高深境界。
举似:讲述,陈述。
庞公:指的是唐代的庞蕴居士,曾参与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的开宗立派。
祖祖灯灯:指禅宗各代祖师的传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哲理展示了禅宗思想的精髓。诗人以“龙潭吹灭纸烛”开篇,暗喻禅宗六祖惠能的顿悟故事,强调禅宗修行中,内心的清净与顿悟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绘了“真个人天眼目”的景象,彰显了禅宗提倡的真我、真心境界,使人领悟到心灵的光明。接下来,诗人引用了庞居士的故事,暗示禅宗思想的传承及重视顿悟的传统。最后一句“祖祖灯灯相续”寓意着禅宗智慧的传递和精神的不朽延续。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禅宗的信仰、修行及其深刻的哲学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岩金钵堂化长明灯》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僧释师观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歌通过对金钵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执着追求。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师观正值人生中年阶段,他在年轻时就出家为僧,长期在寺庙中修行。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由于北方金国的威胁,民间生活仍充满忧患意识。在这种背景下,释师观通过对佛教精神的信仰,寻求心灵的慰藉。
释师观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理宗时期,社会文化繁荣,佛教信仰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一时期的佛教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僧,他们以诗歌为载体,传达佛教教义和人生哲理。释师观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创作《灵岩金钵堂化长明灯》这样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佛教信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