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刘茂实宰奉新

标题包含
送刘茂实宰奉新
远别欲无寐,细论谁有酒。 今当作剧县,君意亦乐不。 江湖吏道僻,岁月民劳久。 救之敝精神,自爱终袖手。 要中名甚美,用意物所咎。 君观兰桂林,余茂及樵槱。 移根托客土,颜色非故有。 赠言几满车,一字堪皓首。 于焉但裁择,对越二三友。 诸贤在当路,公论在众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遥远的别离让人难以成眠,详尽的讨论却找不到可以助兴的酒。如今您要去偏远的地方赴任,不知您的意愿是否依然愉悦。任职地方偏处江湖,周遭百姓饱受劳苦的日子已经很久了。要想解救他们使他们的精神得到解脱,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您所关心的名誉是非常美好的,但要小心人们的指指点点。 您看到这片像桂林一样美丽的风景,其茂盛程度甚至蔓延到了砍柴的路上。我将我的心意寄托在这座山上,就如同移植的植物,它们在新的土地上焕发出生机,但其原有的颜色已不复存在。我向您倾吐的心意几乎可以装满一辆车,每一字都显得弥足珍贵。对于这样的情景我只能斟酌选择应对的方式,只希望在合适的场合和二三个朋友共享这份情感。那些拥有才华的贤者在正道上奋斗,众人的公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呈现出来。
去完善
释义
1. 剧县:指地处边远的贫困县。 2. 乐不:通“乐乎”,表示喜悦的心情。 3. 江湖吏道僻:指边远地区的官吏地位卑微。 4. 要中:即腰中,古代官员佩戴鱼符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官职级别较高。 5. 兰桂: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6. 余茂及樵槱:指美好的事物延续到后代。 7. 托客土:指移植到外地。 8. 对越:指与高人贤士相对交流。 9. 当路:指身居要职的官员。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陈傅良的《送刘茂实宰奉新》是写给即将赴任的刘茂实的送别诗。诗人以诚挚的情感、深刻的洞察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期许。诗句巧妙地将描绘自然景致与表达人文关怀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首先,诗人在开头两句“远别欲无寐,细论谁有酒”便传达了离别的伤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因离别而难以入眠的情状,表达了对于朋友的关爱和不舍。接着,他巧妙地引入了对朋友未来任职环境及心态的探讨,用“今当作剧县,君意亦乐不”来表达自己对刘茂实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关注。 在接下来的四句里,诗人描述了官场的险恶和民众生活的艰辛,并告诫朋友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因为身处困境就轻易放弃。用“救之敝精神,自爱终袖手”这一极具警示意味的诗句表达了对朋友充满关怀和担忧的心情。 紧接着,诗人向朋友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要中名甚美,用意物所咎”。这是诗人对刘茂实在官场中道德操守的提醒,鼓励他在面对名利诱惑时要保持本色,坚守初心。 而后四句,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讲述了植物在移植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此暗示朋友在异地为官可能面临的各种压力与挑战,并用“赠言几满车,一字堪皓首”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福,愿其能化解一切困扰,砥砺前行。 最后,陈傅良以“于焉但裁择,对越二三友。诸贤在当路,公论在众口”作为收尾。诗人再次强调,朋友应摒弃杂念,坚定信念,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以期能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真诚的祝福以及对公义正义的热切呼唤,充分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刘茂实宰奉新》是南宋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60年至1225年之间。陈傅良生活在北宋末年及南宋初期,历经战乱和政治局势的动荡。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傅良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了解民间疾苦。他与刘茂实关系密切,很可能两人在政治观点或文学创作上有共同之处。在送别刘茂实赴任奉新县令时,他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勉励与祝福。 当时南宋政局相对稳定,但在北方仍然受到金朝的威胁。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南宋统治者更加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陈傅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担任县令、为民解忧的期望,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