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 是事精皆易,唯诗会却难。 因携一家住,赢得半年吟。 吟余潮入浦,坐久烧移山。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 一通红锦重,三事紫罗轻。 瘦肌寒带粟,病眼馁生花。 避乱一生多。 雪留寒竹寺舍冷,风撼早梅城郭香。 画球轻蹴壶中地,彩索高飞掌上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贫困的环境中乐于阅读,寻找诗句时宁静的心总是忙碌。勤奋地推敲诗句如同僧人进入禅定状态,找到好的句子仿佛就能取得成功。所有事情只要专心去做都很容易,但只有诗歌才会让人觉得困难。因此诗人带着一家人搬到了这里,只为了半年的诗意生活。吟唱过后江潮涌进江边的小路,静坐久了火烧云渐渐消散在山间。三年的清廉生活就像清澈的水,六月的冷静犹如冰封的空气。一联的红色丝线有多重,三件事物紫色罗衣又有多轻。清瘦的皮肤上覆盖着寒冷的鸡皮疙瘩,病弱的眼睛渴望着美丽的画面。一生都在躲避战乱。大雪过后留下的寒冷寺庙和竹林,寒风席卷过早早开放的梅花香气扑鼻。轻轻地踢起地上的球好像在画中舞动,彩色的绳子挂得高高的如同在手中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注释:这句是说在贫困的环境中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求诗句是一种忙碌的状态。 2. 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注释:这句把写诗比作苦行僧修行,只有沉浸其中才能有所领悟并获得成功。 3. 是事精皆易,唯诗会却难。注释:这句是说任何事物只要精通就变得容易,而唯有写诗却是非常困难的。 4. 因携一家住,赢得半年吟。注释:这句是说自己因为带家人居住于此,所以有半年的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创作诗歌。 5. 吟余潮入浦,坐久烧移山。注释:这句是形容在长时间写诗之后,感觉时间流逝如同潮水涌入浦口,同时燃尽的香火像山一样移动。 6.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注释:这句形容三年的清廉生活如水一般清澈,六月的寒冷犹如冰霜。 7. 一通红锦重,三事紫罗轻。注释:这句是描述红色锦绣的厚重质感,以及紫色罗衣的轻盈飘逸。 8. 瘦肌寒带粟,病眼馁生花。注释:这句形容诗人消瘦的身体在寒冷的天气中泛起鸡皮疙瘩,生病的眼睛因为营养不足而眼花。 9. 避乱一生多。注释:这句概括了诗人一生都在躲避战乱的经历。 10. 雪留寒竹寺舍冷,风撼早梅城郭香。注释:这句描绘了雪中的寺庙显得格外寒冷,风吹拂过早开的梅花使得城市散发出香气。 11. 画球轻蹴壶中地,彩索高飞掌上身。注释:这句形容踢足球时球在地上滚动的感觉,以及跳绳时身体在空中飞舞的姿态。
去完善
赏析
《句》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描绘了诗人与诗歌的紧密关系。诗人的世界里,诗歌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贯穿始终。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静心寻找诗句时的忙碌和快乐,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苦心孤诣,最终赢得佳作的过程。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困苦与挑战。 首联“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表达出诗人身处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求精神满足;而在创作诗歌时则全神贯注,展现出孜孜以求的精神风貌。中间四联“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是事精皆易,唯诗会却难。因携一家住,赢得半年吟。吟余潮入浦,坐久烧移山”,描绘了诗人潜心创作的状态,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无论是面对外界干扰时的专注投入,还是诗歌创作成功的喜悦,都体现了诗人对诗歌事业的执着追求。 尾联“避乱一生多。雪留寒竹寺舍冷,风撼早梅城郭香。画球轻蹴壶中地,彩索高飞掌上身”,则表达了诗人以诗歌为寄托,度过战乱与流离失所的岁月。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运动活动和想象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说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裴说刚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士,这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 裴说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唐朝中期,当时社会繁荣稳定,文化发展迅速。由于实行科举制度,文人学士纷纷投身科场,以求功名。在这种背景下,裴说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自然也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在唐宪宗元和年间考取了进士,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成为进士后,裴说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他感慨万分,将自己多年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融入到这首《句》中。他用“破却千家债”来形容自己过去的贫困生活,用“借得一椽安”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持与拼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