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留守相公同游龙门

标题包含
次韵留守相公同游龙门
凿开青障启天门,直泻伊流泄汝坟。 八节惊涛鼍振鼓,千花宝塔鴈翔云。 岩隈雨过飞泉涨,谷口风回堕叶纷。 龛穴隆穹三像列,楼台华焕两崖分。 方陪茜旆来寻胜,不就蒲飧趁茹荤。 北里笙竽皆拥从,东山罗绮半酣醺。 升堂共覩皤仙貌,策杖同寻古士坟。 喜脱貂冠亲野老,幸随态轼附邦君。 林峦岑寂真堪赏,市井喧哗渐厌闻。 人度长川犹隐映,香销古殿尚氛氲。 周生归后兰重佩,荀令行时蕙更薰。 晓露未晞珠滴泪,秋花争发锦挑文。 群娃散步尘生袜,小舫争登水溅裙。 钓叟傍观皆叹羡,禅师迎谒尽欢欣。 既无冗局羁闲迹,忍促回轩背夕曛。 得向石头溪上饮,从今遂不畏移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凿通青山现天庭,瀑流直泻汇汝河。 八节滔滔如击鼓,千山花开似翔云。 山岩间雨后泉水涌,谷口处风吹落叶纷。 三尊石龛依山立,两层石台隔岸分。 刚才陪同红带队伍寻胜,还未享用蔬菜野味。 乐队跟随后面,东山美女半醉熏。 步入大殿见仙人雕像,拄着手杖寻找古代遗迹。 喜与乡民亲近,有幸依附国家之主。 山林幽静足以欣赏,喧嚣集市逐渐厌倦。 人们走过长河仍然可见,古殿的香火依旧袅袅。 周生归来兰花再佩戴,荀令前往时蕙草更加馥郁。 露水尚未干,珍珠般的泪水滴落,秋天花朵竞相开放,犹如锦绣编织。 孩子们漫步尘土沾满袜子,小船争相而上水花溅到裙摆。 钓鱼的老者旁观都赞叹,禅师们迎接也充满欢乐。 没有繁琐的公务羁绊,怎舍得匆忙离开夕阳的余晖。 现在能喝到石头溪的水,从此以后不再畏惧其他地方的文书了。
去完善
释义
1. 青障:青山;2. 天门:形容龙门山与龙门石窟所在的峭壁如同一座天门被打开;3. 伊流:伊河;4. 汝坟:汝河;5. 八节:古代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为八节;6. 鼍:指鳄鱼;7. 雁:大雁;8. 岩隈:山岩角落;9. 方陪茜旆:茜旆指官员的旗帜,方陪表示跟随的意思;10. 不就蒲飧:意指不随便用粗食饱腹;11. 蒲飧:植物类食品;12. 茹荤:吃鱼肉等荤菜;13. 北里笙竽:吹笙、吹竽,比喻争相表现才能;14. 东山罗绮:喻指富贵人家的聚会;15. 策杖:拄着拐杖;16. 邦君:诸侯;17. 周生:东汉末年文人周勰;18. 兰重佩:戴兰草(佩戴兰花的习俗源于屈原);19. 荀令:即荀彧;20. 蕙更薰:意为香气更加馥郁;21. 晓露:清晨的露水;22. 秋花:秋天开放的花卉;23. 争发:竞相绽放;24. 锦挑文:形容花朵形状美丽;25. 群娃散步:孩子们嬉戏玩闹;26. 小舫争登:乘坐小船争先恐后地登上;27. 钓叟:钓鱼的老人;28. 禅师:和尚的尊称;29. 冗局:繁杂的事务;30. 背夕曛:太阳将要落下的黄昏时刻;31. 石头溪:代指龙门石窟附近的溪流;32. 移文:旧时官府间的文书往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石窟的美景和游人活动的热闹场面。诗人在描述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摆脱世俗羁绊的喜悦心情。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画面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在韵律方面,诗句整齐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留守相公同游龙门》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创作的一首描绘龙门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正值北宋建立初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文彦博作为留守相公(指留守京城的宰相)与北宋太宗皇帝共同游览了龙门石窟。此时,北宋刚刚建立不久,国家正处于繁荣昌盛的阶段,政治相对稳定。作为朝中重臣,文彦博对国家的繁荣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期待。 在这首诗中,文彦博通过对龙门石窟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肩负的重任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他在诗中写道:“岁月催人老,江山待有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国家人才的期盼。他希望在这样一个繁荣盛世,能有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次韵留守相公同游龙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初期的繁荣时期,文彦博作为留守相公,在国家繁荣的背后深感责任重大,期待有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