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邢子友

标题包含
和邢子友
可怜牒讼汩华年,頼有神交肯惠然。 万石同登高柳外,一尊相属晚花前。 浮云空解遮人境,止水何曾染世缘。 安得小舟衔尾去,风樯激箭不须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致堂,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他是北宋名臣胡宿之孙,祖籍江苏丹阳。 胡寅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主张抗金,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可惜为了纠纷浪费大好时光,幸亏有朋友乐意帮助。我们一同站在高大的柳树旁,共享美酒,欣赏傍晚的花朵。漂浮的云朵虽然可以遮挡人们的视线,静止的水面却从不沾染世事的纠葛。怎么才能驾一艘小船,一起扬帆起航,感受疾风吹过的快感,不再需要鞭策。
去完善
释义
1. 可怜:这里是表示同情或理解的语气词。 2. 牒讼:指文书诉讼,这里指的是政务繁忙。 3.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青年时期。 4. 頼:同“赖”,依赖,依靠的意思。 5. 神交:精神交往,这里指知心朋友。 6. 肯:愿意,表示意愿的词汇。 7. 惠然:友好,善意的样子。 8. 万石:即万户,古代地方行政单位,这里代指家乡。 9. 高柳外:比喻高大的柳树旁。 10. 一尊:一杯酒。 11. 相属:相互劝酒。 12. 浮云:喻指身外的虚名。 13. 止水:喻指心境平静如水。 14. 安得:怎么能够。 15. 小舟:小型的船只。 16. 衔尾:指船只首尾相接。 17. 风樯激箭:形容船行如飞,速度快得像离弦之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邢子友之间的深厚友谊。首联描绘了诗人和邢子友因频繁的公文往来而错过了美好的年华,但在精神上仍保持着深厚的友情。颔联通过“万石”、“一尊”的意象,展现出两人在高柳之外共赴盛宴,共赏晚花的画面。颈联用“浮云”、“止水”的形象暗示两人超脱尘世的羁绊,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尾联则以“小舟衔尾”、“风樯激箭”的生动画面,表达出诗人期望与友人共享宁静生活的美好愿景。整首诗在豪放与婉约之间游走,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邢子友》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胡寅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6年,正值南宋孝宗淳熙三年,也就是胡寅五十岁这一年。 在这一年里,胡寅人生遭遇重大变故。当时,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因反对和议被贬谪永州。这一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此期间,他与好友邢子友频繁往来,共谈时事,交流心声。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同一时期,南宋朝廷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窘境。外部,金国屡次南侵,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内部,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丛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改革主张,要求励精图治,重整河山。然而,南宋统治者对此并无积极回应,反而消极避战,热衷于求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胡寅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写下了这首充满忧患意识的诗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