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柳拂鹅黄,草揉螺黛,院落雨痕才断。
蜂须雾湿,燕嘴泥融,陌上细风频扇。
多少艳景关心,长苦春光,疾如飞箭。
对东风忍负,西园清赏,翠深香远。
空暗忆、醉走铜驼,闲敲金镫,倦迹素衣尘染。
因花瘦觉,为酒情锺,绿鬓几番催变。
何况逢迎向人,眉黛供愁,娇波回倩。
料相思此际,浓似飞红万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轻拂嫩黄的叶子,小草被春雨滋润呈现出如同螺子黛般的绿色,院子里的雨水刚刚停止。蜜蜂翅膀上的水雾还未干,燕子喙上的泥土已经消融,田埂边的微风轻轻吹过。
有太多的美景让人关注,而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匆匆流逝,就像离弦之箭。面对这美好的春光,我们实在是不应该辜负,应该尽情享受这宁静的西园景色,感受那花香和绿意。
只能回忆过去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时经常漫步在洛阳的铜驼巷,手捧金镫漫步,游历的脚步沾满了尘土。因为过分沉迷于花草之间,又过度沉溺于美酒之中,导致满头黑发都渐渐变白。
更何况在人群中遇到那个让自己心动的人,她眼含忧愁,眼中满是期盼。我估计此刻的思念之情就如同漫天飞舞的红叶一般浓烈。
去完善
释义
1. 柳拂鹅黄:鹅黄色,指嫩芽初发的柳色。拂,轻轻擦过。这里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
2. 草揉螺黛:螺黛,古代妇女画眉的颜料,比喻草的颜色。揉,使草显得更为鲜嫩。
3. 院落雨痕才断:形容春雨刚停,院落的痕迹还没有干透。
4. 蜂须雾湿:蜜蜂的触须在湿润的雾气中爬行。
5. 燕嘴泥融:燕子用融化的泥土筑巢。
6. 陌上细风频扇:陌上,田间小路。频扇,频繁煽动。形容春风在田间小路上吹拂。
7. 艳景:美好的景色。
8. 长苦春光,疾如飞箭:形容春天的时光过得很快,如同离弦之箭。
9. 东风:春风。
10. 西园清赏:西园,花园。清赏,欣赏美景。
11. 翠深香远:形容花园里的绿色浓郁,香气弥漫。
12. 空暗忆:暗含作者对于过去的回忆。
13. 醉走铜驼:铜驼,指洛阳城外的铜驼街,此处借指繁华的城市。这里描述作者曾沉醉于城市的繁华。
14. 闲敲金镫:金镫,金属制成的马勒。这里形容作者骑马游逛的场景。
15. 倦迹素衣尘染:描述作者在游玩过程中疲惫不堪,白衣沾染尘土。
16. 因花瘦觉:因为赏花而显得消瘦。
17. 为酒情锺:因为饮酒而对酒产生浓厚的感情。
18. 绿鬓几番催变:绿鬓,黑发。催变,催促变化。这里描述头发逐渐变白的过程。
19. 何况逢迎向人:何况是面对他人的奉承迎合。
20. 眉黛供愁:眉黛,女子画的眉毛。供愁,带来忧愁。这里形容女子的愁容。
21. 娇波回倩:娇波,美丽的眼波。回倩,回头顾盼。这里描述女子的美丽眼神。
22. 飞红万点:飞红,飘落的花瓣。万点,形容花瓣数量众多。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花朵凋谢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过秦楼》是宋代词人方千里的一首描绘暮春景象的词作。在这首词中,方千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词人以柳拂鹅黄、草揉螺黛等生动形象的词语,勾勒出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通过对蜂须雾湿、燕嘴泥融等细节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面对这美丽的春光,词人却感到时光飞逝,不禁感叹“长苦春光,疾如飞箭”。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词人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更加珍惜眼前的景色,不忍辜负这“西园清赏,翠深香远”的美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秦楼》是南宋著名词人方千里的一首经典之作,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词时,方千里正身处南宋偏安一隅的临安城。彼时中原沦陷,北宋覆亡,南宋小朝廷屈辱求和,忍辱偷生。在这民族危亡、家国飘零之际,方千里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希望以此词唤醒世人的爱国情怀,激起抗金复国的决心。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动荡不安。特别是金兵南侵,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此背景下,方千里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国家的衰落景象,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词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寄托着方千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他以深沉的情感和激昂的词风,呼唤着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精神,成为南宋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