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花台响彻歌声暖。
白日林中短。
春心摇荡客魂消。
搓粉揉香排比、一团娇。
重来犹自寻芳径。
吹鬓东风影。
步金莲处绿苔封。
不见彩云双袖、舞惊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舞台上,歌声嘹亮,温暖人心。
阳光洒在树林中,短暂又美好。
春意盎然,让人心神荡漾。
精心的妆容和娇柔的姿态,如花朵般绽放。
再次来到这里,依然寻找那熟悉的小径。
春风轻拂过发丝,留下倩影。
曾经走过的石板路上,已被绿苔覆盖。
再也看不见那天衣无缝的舞蹈,如同鸿雁展翅翱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花台:指歌舞的场所或花架。
2. 白日:太阳。此处可理解为阳光。
3. 林中:树林之中。
4. 春心:指春天的景色和气氛使人产生的愉悦心情。
5. 摇荡:摇晃摆动。
6. 客魂消:谓离愁别绪令人生起恍惚之感。
7. 搓粉揉香:形容女子们制作花朵等手工艺品的场景。
8. 排比:有秩序地排列。
9. 一团娇:形容花朵等的可爱形象。
10. 重来:再次来到。
11. 寻芳径:寻找美丽的景致或寻觅美好时光的小路。
12. 吹鬓:风吹拂着头发。
13. 东风:春风。
14. 步金莲:比喻女子轻盈的步履。金莲,旧时对女子小脚的雅称。
15. 绿苔封:指长满青苔的小路。
16. 彩云:色彩艳丽的云彩,此处借指跳舞的女子。
17. 双袖:两只袖子。
18. 舞惊鸿:形容女子跳舞时的美妙身姿如同飞翔的大雁一般动人。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是南宋词人方千里的一首作品。这首词以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为主线,通过对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生动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时光的留恋。词中的“花台响彻歌声暖”和“搓粉揉香排比、一团娇”等句,形象地展现了春天里花朵争相斗艳、莺歌燕舞的热闹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同时,作者还通过“春心摇荡客魂消”和“步金莲处绿苔封”等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总的来说,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艺术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是南宋词人方千里的一首婉约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之际。这一时期,战争频发,国家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方千里的家乡位于浙江义乌,当时正处于金兵南侵的前沿,因此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在创作《虞美人》时,方千里已经年过半百,经历了从北宋到南宋的沧桑变迁。他曾担任过县丞、知州等地方官职,但由于战乱频繁,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种人生的起起落落和时代的剧变,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此外,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宋代科举制度的影响,文人骚客们纷纷效仿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豪放派词风。然而,方千里却选择了婉约派的词风,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们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悲凉景象。这使得他的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