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
一带垂杨蘸水。
映芳草、萋萋千里。
跋马回堤少年子。
拥青娥,向红楼,南酒市。
拼饮莺花底。
恣欢笑、粉融香坠。
不趁临分醉中起。
但依稀,写柔情,留蜀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畔的垂柳轻轻蘸着水面。
倒映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形成一片广阔无垠的景象。
少年来到河堤边,回头看看垂柳。
他挽着心爱的女子,一起走向繁华的酒楼。
他们尽情地饮酒,笑语连连。
陶醉在这春天的美景之中。
在将要离别的时候,他们没有起身。
只希望能在记忆里留下这份深情厚谊。
去完善
释义
一带:指一条地带或地带的延伸部分。这里是指岸边一片长长的柳树林。
垂杨:即垂柳,杨柳科落叶乔木,枝条细长柔软。
蘸水:意为将物体浸入水中。这里形容垂柳枝叶低垂至水面。
映:映衬、映射的意思。
芳草:比喻春天的景色。
萋萋:形容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千里:形容草木茂盛,绿意盎然的景象。
跋马:翻身上马。
回堤:沿着堤岸行走。
少年子:年轻的公子哥。
拥:围着,抱住。
青娥:青年女子,这里指歌女。
红楼:装饰豪华的楼房,泛指华美的楼阁建筑。
南酒市:南方的酒肆。
拼饮:指尽情畅饮。
莺花: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象,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底:表示位置、时间、事物的末尾等。这里指时候、时期。
恣欢笑:尽情欢笑。
粉融香坠:指女子笑语嫣然,香气四溢。
不趁:不抓住。
临分:临别之际。
醉中起:喝醉了的状态下起身。
但:只,仅仅。
依稀:模模糊糊,不甚分明。
写:描绘,表达。
柔情:温柔的情感。
留蜀纸:指在蜀纸上写下诗篇以留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河畔垂柳依依,芳草萋萋;少年骑马归来,拥着美丽的少女去往红楼,尽兴地在繁华的酒市中享受快乐。他们在花香鸟语中尽情欢笑,粉黛飘散,浓香渐消。尽管时光流逝,无法把握离别前的每一刻美好,但他们仍会借笔墨留下那些深情的瞬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游宫》是宋代诗人方千里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即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之间。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已经灭亡,南宋政权正在逐步建立。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方千里作为一个文人,对这种动荡的社会局势深感忧虑和痛心。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个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已经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许多文人都开始尝试用词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方千里作为一位词人,也在积极探索和创新。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受到了后世的赞誉和认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