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四园竹

标题包含
四园竹
花骢纵策,制泪掩斜扉。 玉炉细袅,鸳被半闲,萧瑟罗帏。 银漏声,那更杂、疏疏雨里,此时怀抱谁知。 恨凄其。 西窗自剪寒花,沈吟暗数归期。 最爱深情密意,无限当年,往复诗辞。 千万纸。 甚近日、人来字渐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马儿任意驰骋,忍住泪水掩上门扉。 香炉里的烟袅袅升起,鸳鸯被闲置了一半,显得有些冷清。 银色的漏壶发出声音,在细雨中更显寂寥,此刻的心情有谁知道呢? 满怀愁绪。 在西窗下独自修剪寒花,轻声细语地计算着归期。 最喜欢那些深情厚意的日子,曾经的诗歌互答,无法忘怀。 写了无数封信。 为什么最近信件越来越少呢?
去完善
释义
花骢:毛色呈五花状的名马;这里用来指代乘坐着五花马的游子。 纵策:放纵驰驱;指随意出游。 制泪:克制泪水。 斜扉:斜开的门扉。 玉炉:装饰精美的香炉。 细袅:轻轻飘散的烟雾。 鸳鸯被: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 半闲:一半空闲的状态。 萧瑟:形容冷落凄凉的样子。 罗帏:丝织的帷幕。 银漏:古代的计时器。 那更:又加上。 疏疏:稀疏的样子。 凄其:悲痛至极的情景。 西窗:典出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比喻男女之间的恋情。 寒花:秋天的花朵,通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悲凉的情感。 沈吟:低声吟咏。 归期:回乡的日期。 深情密意:深厚的感情与亲密的心意。 当年:往昔的岁月。 往复诗辞:反复吟咏的诗句。 纸:古代用于写信的材料。 近来:最近。 人:使者。 来字渐稀:逐渐减少的书信往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四园竹》,作者方千里,描绘了一幅浓重的思念之景。 “花骢纵策,制泪掩斜扉”,诗人以策马扬鞭的形象起笔,暗示了心境的奔腾与情感的激荡。接着笔锋一转,用玉炉烟缕、鸳被闲置、萧瑟罗帷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此时,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忧郁。而“银漏声,那更杂、疏疏雨里”则巧妙地把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融合在一起,使得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渺茫。最后,诗人以一句“恨凄其”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下阙中,“西窗自剪寒花,沈吟暗数归期”进一步表现出了诗人的期待与失望,将情感的波动推向了高潮。紧接着,诗人通过“最爱深情密意,无限当年,往复诗辞”的描述,回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那些往来诗篇中的美好回忆。然而,现实却是“千万纸。甚近日、人来字渐稀”,往昔的热烈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园竹》是北宋词人方千里的一首词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126年,即北宋靖康元年。这一时期,正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一年里,方千里作为南宋的一员将领,参与了抗击金兵的战斗。然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让他深感痛心。他的家乡、田园风光都被战争摧毁,让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四园竹》,以表达对家园被毁的痛惜和对战争的不满。 在这首词中,方千里通过对“四园”(春园、夏园、秋园、冬园)的描绘,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景色的怀念。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在他的词作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使这首《四园竹》成为了北宋末年的一首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