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绿叶阴阴,满城风雨催梅润。
画楼人近。
朝雾来芳信。
从解雕鞍,休数花吹阵。
无多闷。
燕催莺趁。
付与春归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叶子阴凉宜人,整个城市的风雨催促着梅花变得更加滋润。临近的画楼上,朝雾带来春天的消息。不要解下马鞍,不必细数花朵在风中的飘落。没有过多的烦恼。燕子催促黄鹂赶紧行动,把春天的离去当作一种遗憾。
去完善
释义
《点绛唇》:本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方千里:宋朝词人。
1. 绿叶阴阴:指绿叶繁茂。阴阴,浓密的枝叶。
2. 满城风雨:指春天的雨水较多,给满城的梅花带来了滋润。
3. 画楼人近:指春天时人们更接近楼台赏景。
4. 朝雾来芳信:早上雾气弥漫,传来了春天的信息。芳信,春天的信息。
5. 从解雕鞍:离开马鞍,不再骑马。形容悠闲的生活。
6. 休数花吹阵:不要再细数花朵凋谢的数量。花吹阵,形容花开花落的过程。
7. 无多闷:没有什么烦闷的事情。
8. 燕催莺趁:燕子催促黄莺加快活动。比喻春天即将来临。
9. 付与春归恨:将春天的离去作为一种遗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以及诗人对于春天逝去的感慨。首句“绿叶阴阴”以浓重的笔墨勾勒出春天的景象,而“满城风雨催梅润”则表达了风雨过后,梅花逐渐凋谢的过程。接下来,诗人通过“画楼人近。朝雾来芳信”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情感,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依恋和无奈。下阕中,诗人借“从解雕鞍,休数花吹阵”来表达自己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的道理。最后,以“燕催莺趁。付与春归恨”收尾,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宋代词人方千里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这个时期,北宋王朝的政局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加上当时的皇室生活奢侈腐化,使得国家政治日渐腐败。而方千里则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创作了这首婉约动人、意味深长的词篇。
方千里在宣和年间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他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后来,他进入朝廷为官,担任过一些地方官员。然而,他始终无法在官场上施展抱负,于是选择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下了许多抒发了个人情感和感慨时事的词篇,其中就包括这首《点绛唇》。
在词的创作方面,方千里受到了辛弃疾、苏轼等著名词人的影响,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意境悠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点绛唇》正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抒发离别之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