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蛟弯小庵二绝 其一
浮尘不到客眉开,乞食幽人晚未回。
相对西山全体现,逢人莫道只空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尘难侵访客心,化缘道者未归来。
相对西岳山影显,勿让他人知空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蛟弯小庵:题目,指在蛟弯小庵写的诗。
2. 朱松:宋朝诗人,曾任江西提举常平官,因与秦桧不和被贬广东。
3. 浮尘不到:指不涉尘世纷扰的地方。
4. 客眉开:比喻心情愉快。
5. 乞食:化缘或向别人要食物,这里借指僧人。
6. 幽人:隐逸之人,这里指僧人。
7. 晚未回:指僧人的活动已经结束,但仍在外面。
8. 西山:指坐落在西方的山峰。
9. 全体现:指山川景象的呈现。
10. 逢人莫道:遇见别人不要告诉他们。
11. 只空来:指只是单纯地来探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田园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首句“浮尘不到客眉开”,通过描述山林之地的尘埃不扬、宁静致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纷扰的愉悦心情。次句“乞食幽人晚未回”,以“乞食幽人”自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隐居生活的清贫与恬静,同时传达出他对这种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接着,诗人以“相对西山全体现”展现了他此刻所见的美丽景致:巍峨壮丽的西山映入眼帘,一切都如诗意境般美好。这句诗不仅传递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还表现了他隐逸生活的哲理思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个体的渺小与自然界的浩渺形成了鲜明对比,促使人们反思生活中的得失成败。
最后,诗人以“逢人莫道只空来”告诫自己及他人:在这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当我们面对如此美好的山水风光时,不必抱怨生活只给了我们一个空空的躯壳,而应珍惜当下,体验生命的真谛。这既是对自己寄情山水的鼓励,也是对世人追求精神升华的期许。整首诗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蛟弯小庵二绝 其一》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南宋政治家、理学家。他学识渊博,儒学深厚,同时又关注国家政治,立志报效祖国。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朱松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当时的南宋朝廷内忧外患,北方领土被金人侵占,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朱松本人也因直言不讳地抨击时政,遭到朝中权臣的排挤和打压,被贬谪至地方担任闲职。在这种困境下,朱松并未气馁,而是以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关注民生疾苦,努力为国家出谋划策。
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交织的特殊时期。一方面,由于金人的入侵,南宋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山河破碎,家园沦丧;另一方面,朝廷内部的腐朽势力依然猖獗,导致政治黑暗,民生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松以一首《题蛟弯小庵二绝 其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