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标题包含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怎教人不别猜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光宪(901年-968年),字孟文,号葆光子,唐末五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经历:孙光宪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微风拂过,飘来阵阵残花的香气,从绣帘中透入;团团的金凤凰在舞蹈,翩翩起舞。花瓣与雨滴混合在一起,充满了怨恨。这个女子究竟从哪里来,如此狂野?她的醉态让人忍不住猜测,为何她竟不掩饰自己的行迹?
去完善
释义
【风递残香】指风吹过,送来残留的花香。 【团窠金凤】团窠,即圆形图案;金凤,指凤凰。这里描述的是刺绣图案中的凤凰形象。 【襜襜】形容凤凰翩翩起舞的样子。 【落花微雨】形容春天细雨中落花的景象。 【别猜嫌】不要让人产生其他的猜疑和厌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阕写风中传递来的残香、飞舞的金凤以及飘落的桃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下阕以“狂太甚”和“推宿酒”两个形象化的动作,展示了主人公的情感波动,最后以“别猜嫌”收尾,寓意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全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人孙光宪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47年左右,当时孙光宪任职于南唐宫廷,担任翰林学士一职。在五代十国这个动荡的时期,国家分裂割据严重,而南唐又相对安定,这为孙光宪提供了较良好的文学创作环境。 当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善于交际,闲暇之余常以填词赋诗为乐。孙光宪的词作正是受到了这种环境的熏陶。他在这首《浣溪沙》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风吹过窗帘,传来阵阵花香,春色盎然,令人陶醉。然而,看似平静的景致背后却隐藏着深沉的时代背景。 在词的上阕,“风递残香出绣帘”一句描述了春天的气息从窗外飘入室内,表现了作者的敏锐观察力。而下阕的“燕子不归春事晚”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这或许也暗示了作者对家国破碎、战乱频仍的忧虑。 总之,这首《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既反映了孙光宪个人在当时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折射出五代十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现实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