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其一 杨柳枝
闾门风暖落花乾,飞遍江城雪不寒。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在温暖的巷门里,花朵凋落,覆盖了地面,使得整个城市都好像被白雪覆盖,却不觉得寒冷。只有傍晚时分,人们才纷纷来到水边的驿站,悠闲地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
去完善
释义
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这里借指小城镇。
风暖:温暖的风。
落花干:形容花朵凋谢。
江城:泛指城市或长江边的城池。
临水驿:靠近河流的驿站。
闲人:无事可做的人。
凭:倚靠,依靠。
赤阑:红色的栏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首句"闾门风暖落花乾"中的"闾门"指的是古代城市里的居民区入口,"风暖"则表示春天温暖的风。这句诗以落花的形象表现了春天的气息。第二句"飞遍江城雪不寒"中的"江城"是指长江边的城市,"雪不寒"则意味着春天的雪不再让人感到寒冷。这两句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日里温暖的画面。
第三句"独有晚来临水驿"中,"临水驿"指靠近水的驿站,"晚来"则点出了时间的变化。这一句描述的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象。最后一句"闲人多凭赤阑干"中的"赤阑干"是红色的栏杆,这句诗意味着人们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纷纷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自然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柳枝》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孙光宪的一首词。孙光宪作为荆南的才子,其文学作品为当时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首词《杨柳枝》描写了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杨柳依依的美景,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惋惜。
创作这首词的时间大约在公元900年左右,正值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在这个时期,各地方势力争权夺利,战争频繁。孙光宪虽然才华横溢,但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施展。因此,他在诗词中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面临着战乱、饥荒等问题,这使得他们对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孙光宪作为文人,他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