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钗松

标题包含
五钗松
五股钗松黛色鲜,山家插鬓不成妍。 道人见了都无用,付与云鬟雾鬓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根绿松石簪子,色泽鲜艳,点缀在山里人家妇女的头发上,却难以显得娇美。道士们看见也无心欣赏,只能把它们交给那些如云雾般的美丽仙子。
去完善
释义
五股钗:五股,指松树枝干呈五个分支;钗,即女子头饰的一种。五股钗松,形象地描绘出松树婀娜的姿态。 黛色:指青黑色。这里用来形容松树的叶子颜色。 山家:山中的人家,也可泛指山居生活。这里可以理解为山居的妇女。 插鬓:插在头发上。这里指妇女将松树枝作为头饰。 不成妍:意为无法增添美丽。这里表示松树枝作为头饰并不适合妇女。 道人:指修道之人,隐士。 无用:无益,无用武之地。这里指松树枝不适合作为妇女的头饰,但对于隐士来说可能有其特殊的用途。 云鬟雾鬓:形容女子的发髻美丽如云雾缭绕。这里是比喻,将松树枝比作仙女的发髻,赞美松树的高雅气质。
去完善
赏析
《五钗松》这首诗描绘了五股钗松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五股钗松黛色鲜”,形容五股钗松的颜色鲜艳,如美女的黛眉一般美丽。“山家插鬓不成妍”,则表达了这种美丽的景色在山乡中显得格外动人,犹如女子佩戴的首饰一样璀璨夺目。接下来的“道人见了都无用,付与云鬟雾鬓仙”,则是说,即使是修道之人看到如此美景,也会为之动容,仿佛这些松树已经成为了仙境中的仙女,她们的云鬟雾鬓也变得更加美丽。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五股钗松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钗松》是唐代诗人陈岩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五钗松的形态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从诗中的描绘来看,五钗松是一种具有奇特形态的植物,它的枝干弯曲,叶子细长,就像五个钗子一样插在树上。这种植物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面对着风吹雨打,却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朝的中后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陈岩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丰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有深刻的理解。他通过观察五钗松的独特形态,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 陈岩所处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有限,他们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陈岩在描写五钗松时,也赋予了它一些神秘的特质,如“翠羽摇风”、“金梭织烟”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诗人对五钗松的神秘感和敬畏之心。同时,他也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五钗松在面对恶劣环境时的顽强生命力,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