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歌行

标题包含
长歌行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长留白日照人间,榆柳浮生转枯槁。 毬纹带绕千花黄,青娥攒眉眉细长。 莫言一尊千万寿,乃翁身命属渠手。 长安城中鬼笑人,水底纸钱能不朽。 今人不见古人心,古人不见今人事。 天上若无长生人,即是古人都尽死。 金凫银雁满江湖,神光夜夜开黄垆。 年经月纬三百卷,平生欲作何人书。 古人去去留不得,我些古人三太息。 今人莫诧山石牢,更后十年人不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君不见尘埃飘荡在九州,人们在这中间双目凝视。 杨花化作浮萍失去根基,随着风的消散和水的流动四处漂泊。 南方湿热容易让人衰老,岁月匆匆依然潦草。 漫长的白昼照耀人间,榆柳的生命也在枯槁中轮回。 球形花纹环绕着千朵黄花,青娥蹙眉眉头更显细腻。 不要说一杯酒可以长寿,你的命运却掌握在别人手中。 长安城中的笑声让人毛骨悚然,水底的纸钱无法永恒。 现代人无法理解古人的心思,古人也无法看到现在的事态。 天上如果没有长生不老的人,那么古代的英灵都已消逝。 金色的凫鸟和银色的雁群遍布江湖,神光在每个夜晚照亮酒楼。 经过年月编撰的三百卷书籍,期盼自己能成为怎样的人物。 古人离去无法挽留,我对他们三次叹息。 现在的你不要惊诧山石的坚固,再过十年后人们可能不再认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游尘:比喻短暂的事物或经历。 2. 空生九州:指中国大地。 3. 杨花化萍:杨花,柳絮;萍,浮萍。这里形容生命如同飘荡的柳絮和浮萍般短暂无常。 4. 无根蒂:没有根基,喻指生命无法持久。 5. 红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6. 人易老:形容人的生命短暂。 7. 过尽岁年还草草:度过一年又一年,仍然过得匆匆忙忙。 8. 榆柳浮生:榆树和柳树都是长寿树种,这里是比喻人的寿命不如树木长久。 9. 毬纹带绕千花黄:比喻繁华的世界。 10. 青娥:年轻的美女。 11. 乃翁:你的父亲。 12. 渠手:别人的手掌。 13. 长安城中鬼笑人:指人世间的纷争。 14. 水底纸钱:指人们祭奠时烧掉的纸钱,寓意死后依然有生命的渴望。 15. 古人不见今人事:古人的思想和观念已经无法理解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 16. 金凫银雁:形容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17. 黄垆:泛指酒店、酒馆。 18. 年经月纬三百卷:形容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19. 我些古人三太息:对古人表示同情和感慨。 20. 今人莫诧山石牢:意思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不要过于依赖物质和权力。
去完善
赏析
《长歌行》是唐代诗人黄文雷的一首长诗,以咏史的方式描绘了人世间的沧桑变幻,以及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哲理。在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首先,诗的开篇通过“游尘着空生九州”的形象比喻,揭示了人世间的短暂与渺小。紧接着,作者以杨花、萍等自然现象为例,说明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些意象不仅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短暂,也暗示了人们应珍惜当下,把握时光。 接下来,作者通过“红南下湿人易老”的诗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通过对“白日照人间”和“榆柳浮生转枯槁”的描绘,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对生命的消耗。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的变化,传达出了人生哲理,使读者产生共鸣。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长安城中鬼笑人”和“水底纸钱能不朽”等场景,表现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永生的向往。然而,作者通过“今人不见古人心,古人不见今人事”的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提醒人们在追求永恒的过程中,应正视生命的短暂和现实的残酷。 最后,诗以“金凫银雁满江湖,神光夜夜开黄垆”收尾,再次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虚幻。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江湖中游荡的金凫银雁的描绘,象征了生命的浮华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总的来说,《长歌行》这首长诗以其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思考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歌行》是唐朝诗人黄文雷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6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此时黄文雷担任监察御史,因上疏直言而遭到贬谪。 在这个特殊时期,黄文雷经历了宦海浮沉,体会到了民间疾苦。他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对民生疾苦寄予同情。因此,这首《长歌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忧思。 此外,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唐朝自“开元盛世”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皇帝昏庸无能,官僚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这些都为黄文雷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历史洞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