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陶 其三

标题包含
和陶 其三
黄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时。 风雅久已降,后来无文辞。 清风日沦落,世道皆如兹。 工华不工实,此话我所疑。 文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 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黄河:中国的主要河流之一,流经九个省份,全长5464公里。 2. 上古时:指远古时代或很久以前。 3. 风雅:指的是诗的风骚之意,此处指诗歌创作的高尚情趣。 4. 文辞:指写作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5. 清风:清静的风,常用来形容宁静的氛围或品质。 6. 世道:社会风气或社会现状。 7. 工华:华丽的文章风格。 8. 工实:追求真实的内容。 9. 心印:内心的感悟或真实的情感。 10. 昔人:古人或前辈。 11. 智者:有智慧的人。 12. 少卑之:指看不起或轻视他人。
去完善
赏析
《和陶 其三》是一首描绘现实生活、抒发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歌。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诗歌创作的看法。“黄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时”,诗人以黄河的清澈来比喻古代社会的纯洁美好,暗示当今社会的污浊不堪。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忧虑:“风雅久已降,后来无文辞”,他认为诗歌的风雅之气已经衰落,后来的诗人缺乏好的文采。同时,他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风气:“清风日沦落,世道皆如兹”,认为清廉之风逐渐丧失,整个社会都变得虚伪贪婪。诗人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工华不工实,此话我所疑”,他怀疑过分追求华丽的词藻是否真的能够表达出真实情感。而诗人坚信,真正的优秀作品必然能够反映出作者的真实内心:“文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最后,诗人对自己的才能表示谦虚:“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虽然他意识到有才华的人很少,但他仍然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陶 其三》是宋代诗人黄文雷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6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文人士大夫们普遍受到苏轼、陶潜等人的影响,追求隐逸生活,向往田园风光。 诗人黄文雷此时正处中年,经历过官场浮沉的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政治斗争而遭到排挤,心灰意冷之下选择辞官归隐。这种经历使他对陶渊明的诗歌产生了共鸣,故在闲暇之余,仿效陶渊明的风雅,写下了这首《和陶 其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文人士大夫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精神世界有着更高的追求。因此,黄文雷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向往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景,以及远离尘世纷扰的宁静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