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归自临川
半世生群盗,穷年见乱离。
出门偏念母,挟策欲干谁。
雪重人踪绝,山寒火气低。
平时来往地,满目尽忧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半生都在与盗贼周旋,整年都处于动荡和离别之中。
出门的时候尤其想念母亲,拿着书本想要寻求帮助却不知该找谁。
大雪纷飞中人们踪迹难寻,山中寒冷使得火气微弱。
平日里的交际应酬之地,如今满眼都是忧虑和疑惑。
去完善
释义
1. 临川:地名,今江西省抚州市。
2. 半世:指前半生。这里指作者前半生的生涯。
3. 群盗:指众多强盗、匪贼。这里指当时社会动乱的状况。
4. 穷年:全年,整年。这里是形容长时间处于动乱状态。
5. 念母:想念母亲。这里表达了作者离家在外时的思亲之情。
6. 挟策:拿着书籍或计策。这里表示作者带着自己的学识和抱负去寻求发展的意愿。
7. 火气:燃烧产生的热气。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寒冷的景象。
8. 平时:平常时期。这里是指作者平时与友人相互往来的时候。
9. 忧疑:忧虑疑虑。这里形容作者在动乱时期的担忧和不放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身处乱世、孤苦无依的悲哀情感。“半世生群盗,穷年见乱离”,开篇两句便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描述了诗人在半生中饱受战乱之苦,四处奔波流离。接下来的“出门偏念母,挟策欲干谁”则表达了诗人离家远行,心中挂念着母亲,却无人可依靠的无奈之情。
“雪重人踪绝,山寒火气低”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大雪纷飞,行人稀少,山中寒冷,烟火稀疏。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清。最后两句“平时来往地,满目尽忧疑”则是诗人对往日繁华景色的回忆与忧虑,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