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怀古
长江日浩浩,跂予望淮南。
禹画足广轮,王气分殽函。
朝市一以建,蟠踞诚匪惭。
中躔胡尘悲,六龙此停骖。
衣冠幸有地,喙息頼未歼。
岂惟时贤力,要是天险参。
颇闻京洛墟,不救狐兔馋。
厌难故有道,往悔宁非贪。
前登石头路,得共北客谭。
新秋带归鸿,落日随征帆。
吊古意未厌,鼓钟已酣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江浩荡东流去,驻足凝望淮河岸。
大禹划分国土广,王气孕育崤山函。
建立繁华的都市,盘踞此地当无愧。
中央之地遭战乱,六龙驻骖暂缓行。
衣冠士人尚存地,喘息生存未曾灭。
怎能只依赖贤才之力,更要倚靠天险相参。
听说京城已荒芜,难敌狐狸和兔子。
舍弃危难才有道,懊悔往事岂不是贪婪?
之前登上石头路,得以与北方客人交谈。
新秋时节伴归鸿,落日时分随征帆。
凭吊古人之情未厌倦,钟声鼓声已酣然。
去完善
释义
1. 长江日浩浩:浩浩,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长江水流浩渺的样子。
2. 跂予望淮南:跂,踮起脚尖;予,我;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这句意思是站在高处眺望淮河以南的地方。
3. 禹画足广轮:禹,夏禹,古代中国的治水英雄;画,划分;广轮,即广袤的土地。这句意为夏禹曾将中国大地划分为九州。
4. 王气分殽函:王气,帝王之气;殽函,指崤山与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西部,为古代中国的战略要地。这句表示帝王之气从这里扩散至各地。
5. 朝市一以建:朝市,朝廷和市场,这里代指城市;一以建,一起建立。这句表示城市逐渐兴起。
6. 蟠踞诚匪惭:蟠踞,盘踞;诚,确实;匪,无,不;惭,羞愧。这句表示占据这块宝地的人并无愧疚感。
7. 中躔胡尘悲:中躔,星名,象征中原;胡尘,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这句表示中原地区遭受少数民族侵扰的痛苦。
8. 六龙此停骖:六龙,传说中的六个神仙,这里借指皇帝的仪仗队;停骖,停车驻足。这句表示皇帝的车队在这里停下。
9. 衣冠幸有地:衣冠,代指文明礼仪;幸有地,有幸拥有这个地方。这句表示文明礼仪在这里得以传承。
10. 喙息頼未歼:喙息,喘息;頼,依赖;未歼,没有被消灭。这句表示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
11. 岂惟时贤力:岂惟,哪里只是;时贤,当时的贤能之士。这句表示这不仅仅是贤能之士的力量。
12. 要是天险参:要是,因为;天险,天然险阻,这里指地势险要;参,参与,结合。这句表示这里天然险阻与人力相结合。
13. 颇闻京洛墟:颇闻,听说;京洛,洛阳的别称,位于河南;墟,废墟,荒废的地方。这句表示听说洛阳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14. 不救狐兔馋:不救,无法挽救;狐兔馋,比喻贪婪之辈。这句表示贪婪之辈无法被挽救。
15. 厌难故有道:厌难,厌恶困难;故,因此;有道,有道德。这句表示厌恶困难因此会遵循道德规范。
16. 往悔宁非贪:往悔,以往的悔恨;宁,难道;非贪,不是贪婪。这句表示难道以往的悔恨不是因为贪婪吗?
17. 前登石头路:前登,向前攀登;石头路,指石头城的道路。这句表示沿着石头城的道路前进。
18. 得共北客谭:得共,得以共同;北客,来自北方的人;谭,谈论。这句表示可以和大家一起谈论北方的事务。
19. 新秋带归鸿:新秋,秋天的开始;带,带领;归鸿,南飞的鸿雁,寓意归家之情。这句表示秋天来临时,南飞的鸿雁也带回了思念之情。
20. 落日随征帆:落日,夕阳;随,跟随;征帆,远航的船只。这句表示夕阳西下,伴随著远航的船只。
21. 吊古意未厌:吊古,凭吊古人;意未厌,感慨未尽。这句表示对古人的凭吊之意仍感未尽。
22. 鼓钟已酣酣:鼓钟,敲击乐器,这里指演奏音乐;已酣酣,已经沉浸在欢乐之中。这句表示演奏的音乐使人沉浸其中。
去完善
赏析
《石头怀古》是一首描绘长江沿岸石头的诗,作者通过对长江的浩渺、淮南的美景、大禹开疆拓土的历史以及古代城市的繁荣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用“六龙此停骖”来形容昔日皇家的繁华盛世,又通过“京洛墟”的描写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同时,诗人借登高望远,与北客畅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追求。全诗充满了豪放之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头怀古》是明代诗人黄文雷于洪武年间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此间,明朝初年,战乱方休,国家尚处于百废待兴之时。一方面社会经济凋敝,民生困苦;另一方面朝廷在朱元璋的领导下大力整顿政治,谋求国家稳定和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黄文雷见证了国家的动荡与重生。他深感历史的沧桑巨变,因此在诗歌中以咏史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往昔英雄的敬仰以及对时局的忧国忧民之情。
《石头怀古》并非只是一首简单的怀古诗,它还反映出明初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于民族振兴的热切关注和责任感。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理想往往难以实现,这使诗人深感无奈和悲伤。这首诗歌正传达了这种深沉的情感,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