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道中 其二
此亦勤农者,畬田半入云。
龙蛇因尔杂,玉石故难分。
天地其如数,江山未返魂。
茅茨倦行李,何自戒重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也是辛勤劳作的农民,耕种田地达到半山腰。
由于这样混杂的环境,使得龙蛇并列生长,但难以区分真伪。
苍天和大地的眷顾如同计量一般,江河山川都未曾改变。
居住在简陋茅屋的疲惫旅人,从何处警醒自己远离繁重的世俗之门。
去完善
释义
1. 南丰:古代县名,位于今江西省抚州市。
2. 畬田:即开垦荒田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南丰道中 其二》这首诗歌是南宋诗人黄文雷的作品。诗人在旅途中看到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以及对祖国河山深深眷恋之情油然而生。诗人通过对田野、耕作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和农民的勤劳精神。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首联“此亦勤农者,畬田半入云”,描述了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辛勤耕耘,让田地变得肥沃,庄稼茁壮成长,仿佛直冲云霄。这里的“勤农者”形象地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而“畬田半入云”则形象地描绘出田野的壮丽景象。
颔联“龙蛇因尔杂,玉石故难分”,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田野中各种各样的庄稼生长状态。这里“龙蛇”指的是各种庄稼,它们在田间混杂生长,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诗人还通过“玉石”的比喻,表达了农夫们在耕种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即使困难重重,他们也毫无怨言,依然坚定地耕作。
颈联“天地其如数,江山未返魂”,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感叹天地万物皆有定数,江山依旧,但国家的命运却让人担忧。这里“返魂”一词,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繁荣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国家处境的忧虑。
尾联“茅茨倦行李,何自戒重门”,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与无奈。他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行囊疲倦不堪,却无法闭门谢客,仍要为国家忧虑奔波。这一句既是诗人对个人生活的自述,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丰道中 其二》是宋代诗人黄文雷的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65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
在创作这首诗时,黄文雷正身处江西南丰县,他当时或许是为了公事或私事而奔波在南丰至福建的途中。在这次旅途中,他饱览了沿途的风景,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风情,心中不禁生发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宋朝末期,朝廷腐败、国力衰微,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北方的金国和蒙古等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不断南下侵扰,使得原本就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雪上加霜。这种时代背景为黄文雷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其作品充满了悲凉、沉郁的气息。
去完善